4月读书节云端共读系列活动#何处觅诗意,英诗探芳菲#英诗经典名家名译系列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系列汇集十余位英诗巨匠的传世之作,加之国内译界泰斗江枫、屠岸、杨德豫等传神的译文,为读者奉上一场诗歌的盛宴。
“诗人外交家李肇星”倾情作序!大家译文,以诗译诗!
小编将这篇序言给大家搬了过来!
意切情深信达雅
——序《英诗经典名家名译》
上小学前,爷爷就教导我要爱劳动,爱念诗。“劳动”是让我拾粪、浇菜、割驴草……“诗”是学念他一生中读过的唯一“诗集”《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等。我还算听话,常下地帮着干零活,偶尔也念诗。上中学后喜出望外地得知,最早的诗歌便是俺乡下人干重活时有意无意发出的“哎哟、哎哟”之类的号子声。老师说,这是鲁迅先生发现的。后来糊里糊涂考进北大,便懵懵懂懂向冯至、李赋宁、闻家驷等老师学习一些欧洲国家的诗歌。
大约十二天前,我正准备出访东欧和中亚时,北大、北外、党校三重校友兼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指示我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即将付印的《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写篇序言。基于上述背景,我竟不自量力,欣欣然应允,飞机起飞不久就边拜读边写体会了。
一看目录,我在万米高空立即激动不已。译者全是令我肃然起敬又感到亲切的名字。
冰心是我初中时代的“作家奶奶”,我工作后曾专门找借口去拜访她在福建的故居。袁可嘉半个世纪前应邀从南大到北大讲英国文学史,我是自己搬着凳子硬挤进去旁听的幸运学生之一。王佐良先生是我读研究生时教授英国诗歌的。同学们爱听他的课,他大段引用原文从不看讲稿,我们常觉得他的汉语译文会比原文更精彩……穆旦、屠岸、江枫、杨德豫等我未曾有幸当面请教,从他们的作品中却受益良多,感激恨晚。
前辈翻译家们追求“信、达、雅”。落实这“三字经”却并非易事。
第一,在丰富多彩、良莠不齐的英文诗林中,译者要有足够高的先进理念和真知灼见去发现和选择思想水平高的作品。国产千里马尚需伯乐去认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诗就更需要了。看诗的高下、文野,境界和情感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国《诗经》历久不衰,首先因为里面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样政治上合民心的诗句,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传递真情的佳句。这套诗集选了许多跨世纪思想性极强的好诗。如雪莱《普罗米修斯的解放》中的警句:“国王、教士与政客们摧毁了人类之花,当它还只是柔嫩的蓓蕾……”今天读起来仍发人深省。如莎士比亚在其第107 号十四行诗中将和平与橄榄树的葱郁有机相连,上承两千多年前中国先哲“和为贵”的真谛,下接联合国大会此时此刻的紧急议题。这样的诗自然有人爱,有人信。
第二,诗源于生活。诗作者和译者都最好与百姓血肉相连。马克思曾与诗友调侃:诗人也得吃饭,别奢望写诗写饿了上帝会把盛着面包的篮子从天堂递下来。这套诗选中有许多生活气息浓醇、情意真切的诗。如出身佃农的彭斯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写的政治讽刺诗:“我赞美主的威力无边!主将千万人丢在黑暗的深渊……”,“……阔人们日子过得真舒泰,穷人们活得比鬼还要坏!”,“……有的书从头到尾都是谎言,有的大谎还没有见于笔端。”写实和预言都相当准确。
第三,译文要忠实于原作,自身又要通畅、简洁、优美。这套诗集中,英文原作都是名符其实的经典。读诗最好读原文,但世界上大约有三千种语言,一个人会用来读诗的语言肯定少得可怜。为开阔视野、加强交流、增进友谊,读外国诗大多还得靠翻译。这套诗选中的译者都治学严谨,都酷爱祖国和外国优秀文化,译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杰出成果。他们把拜伦的奔放、纪伯伦的靓丽、济慈的端庄、布莱克的纯真、华兹华斯的素净、叶芝的淡定、狄金森和弗罗斯特的质朴译得惟妙惟肖。读这样的译作,哲学上可受启迪,美学上可得滋润。这有益于读者的身心健康,能满足青年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为有关专家的进一步研讨提供方便。
不妨说,这套诗集中外皆宜,老少咸宜,会书中两种语文或其中一种的人皆宜。
李肇星
2011 年9 月14 日至25 日自乌兰巴托(意为“红色勇士”)上空经莫斯科、明斯克(“交易地”)、塔什干(“石头城”)飞阿拉木图(“苹果城”)途中。
英国诗歌研究界的泰斗王佐良先生曾说“英国诗歌是西洋文学里的一大精华”。英语诗歌的发展经历早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派、现代派,涌现出大批诗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汉对照英诗经典名家名译)
点击购买:https://item.jd.com/12358115.html#crumb-wrap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极高,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全部154首诗都集中歌颂了爱情、友谊与真善美。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作为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十四行诗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十四行诗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极高,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全部154首诗都集中歌颂了爱情、友谊与真善美。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十四行诗是源于意大利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文艺复兴初期时盛行于整个欧洲,其结构十分严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段为八行,下段为六行,每行十一个音节,韵脚排列:abba abba cdc ded。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结构却更严谨,他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为:abab cdcd efef gg。这样的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或“伊丽莎白式”。对诗人而言,诗的结构越严谨就越难抒情,而莎士比亚以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得心应手地运用了这种诗体。在短短的十四行中,表现了广阔的思想的天地。诗中语汇的丰富,语言的精炼,比喻的新鲜,时代感,结构的巧妙和波澜起伏,音调的铿锵悦耳,都是异常突出的。诗人尤其善于在后两行中概括诗意,点明主题,因而这一对偶句往往成为全诗的警句。
精彩书摘:
18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When in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纪伯伦诗选(英诗经典名家名译)[Selected Poems of Kahlil Gibran]
点击购买:https://item.jd.com/12844876.html
纪伯伦被誉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20世纪与泰戈尔比肩的东方文学大师、二十世纪世界杰出的诗人,在西方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威廉.布莱克”;冰心以清新、秀丽的散文、诗歌闻名于中国现、当代文坛,冰心的翻译实践是双向的,既有汉译英的作品,也有英译汉的作品。她的第1部英汉翻译作品是纪伯伦的散文诗《先知》(1931年)。双语对照,让读者领略原诗之美的同时也能感悟译者的独具匠心。
《纪伯伦诗选》收录纪伯伦经典的散文诗《先知》和《沙与沫》。《先知》是以一位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对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进行了论述,充满了富有东方色彩的比喻与哲理。《沙与沫》也是纪伯伦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诗集内容富有哲理,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沙与沫》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了生命的爱与真谛。
精彩书摘:
狄金森诗选(英汉对照英诗经典名家名译)[Selected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点击购买:https://item.jd.com/12412025.html
《狄金森诗选(英汉对照)/英诗经典名家名译》为美国伟大诗人、“现代主义的先驱”艾米莉·狄金森的选译作品集。诗风凝练,比喻尖新,常置格律、语法于不顾。她的诗歌倾向于微观、内省,表现出对传统规范不驯的叛逆姿态。诗风坚持真实,“真与美是一体”。她直接写到诗人和诗的有十几首,她曾经写过类似于瓦伦丁节日戏谑诗如《醒来,九位缪斯……》;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消失,有甜而不腻的喜悦、炽烈而慰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沉痛、绵绵难绝的长恨。
精彩书摘:
她的诗里还有引人注目的大量死亡,因为在她所接触的狭小天地里,有许多亲友邻人由于疾病、战争(内战和外战)或贫困,先她而相继凋零。和死神打交道多了,以致连死也使她觉得“彬彬有礼”,而且“亲切”。由于人世间有比死更可怕、更难忍受的事,所以,她并不畏死。她写死亡,不同凡响,尤其和流行的感伤滥调大异其趣。既然生开始,死也就开始,她“并不害怕知道”,她视死如归。1886 年5 月她临终前留给两个“小表妹”的最后一封遗书,只写了两个词构成的短促的一句:“归”(Called back)。—— 今天,我们能在艾默斯特西墓园狄金森墓碑上看到的,就只有她的“生年”、“归年”,而没有“卒年”。她的死亡诗很有点一生死、齐彭殇的味道,却又不完全是,因为她虽不畏死,却更眷恋生活,一想到生活,就使她“心醉神迷”。
她写死亡,甚至写死后的“体验”,往往是幽默和诙谐压倒了感伤: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
他殷勤停车接我—
又如:
正是去年此时,我死去。
我知道,我听见了玉蜀黍,
当我从农场的田野被抬过—
玉蜀黍的缨穗已经吐出—
……
我不知还有谁会思念我,
而当感恩节来临时,父亲
会不会多做几样菜—
同样给我分一份 —
突然呈现在你面前,你能木然、无所动于衷?你能不感觉到某种伴随着快感的启示和伴随着启示的快感么?
狄金森的诗使我们懂得,最好不要给诗下太狭隘的定义;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给她贴某一种特定的标签。当然,上文所引,绝算不得这类诗的最佳样品。在这类诗中,有更可爱、更耐人咀嚼的:
篱笆那边 —
有草莓,长着 —
我知道,如果我愿 —
我可以爬过 —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
他定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勃朗宁诗选(英汉对照英诗经典名家名译)[Selected Poems of Robert Browning]
点击购买:https://item.jd.com/12504125.html
《勃朗宁诗选》收录勃朗宁具代表性和艺术性的诗作30首,译文选用广受好评的飞白、汪晴版本,以英汉对照形式呈现。19世纪英国诗人勃朗宁是世界一流的重要诗人,他在浪漫主义衰落后另辟蹊径,开创一代诗风,作为戏剧独白诗大师,对现代诗产生了巨大影响。
精彩书摘:
For each glance of the eye so bright and black,
Though I keep with heart’s endeavour,—
Your voice, when you wish the snowdrops back,
Though it stay in my soul for ever!—
你乌黑澄澈的眼睛每一次闪烁
我都永远铭刻在心;
我心底也永远保留着你说
“愿白雪花回来”的声音!
泰戈尔诗选(英汉对照英诗经典名家名译)[Selected Poems of Rabindranath Tagore]
点击购买:https://item.jd.com/12504133.html#crumb-wrap
《泰戈尔诗选》主要包括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新月集》,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飞鸟集》。作为具世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亚洲作家,《新月集》和《飞鸟集》早在1920年代即由著名学者、翻译家郑振铎翻译,成为早被译介到中国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影响了近百年来中国读者的阅读生活。郑振铎优美的译文,再现了泰戈尔笔下灵性的芬芳,清新演绎出生命与诗歌美丽的相遇。
精彩书摘: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h.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美国现代诗选(英汉对照英诗经典名家名译)
点击购买:https://item.jd.com/12735358.html#crumb-wrap
《美国现代诗选》可谓是将美国现代诗译介到国内的领头羊。作者赵毅衡将可读性和学术性同时考虑在内,为我国读者铺展叙述了多位极具代表性的美国现代诗人,如艾略特、弗罗斯特、威廉斯、桑德堡、肯明斯、普拉斯等知名诗人的优秀作品。
《美国现代诗选》选编内容全面周翔,可谓开评析美国现代诗之先河。本书体量较大,基本涵盖了美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极具代表性的诗人的作品。本书使用双语对照形式还原了诗歌原文,附以作者赵毅衡的忠实译笔,为我国读者全面呈现了美国现代诗歌的风貌和特点,并满足了读者双语阅读的需求。
精彩书摘:
The Waste LandI. The Burial of the Dead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 breedingLilacs out of the dead land, mixingMemory and desire, stirringDull roots with spring rain.Winter kept us warm, coveringEarth in forgetful snow, feeding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Summer surprised us, coming over the StarnbergerseeWith a shower of rain; we stopped in the colonnade,And went on in sunlight, into the Hofgarten, 10And drank coffee, and talked for an hour.Bin gar keine Russin, stamm’ aus Litauen, echt deutsch.And when we were children, staying at the arch-duke’s,My cousin’s, he took me out on a sled,And I was frightened. He said, Marie,Marie, hold on tight. And down we went.In the mountains, there you feel free.I read, much of the night, and go south in the winter.What are the roots that clutch, what branches growOut of this stony rubbish? Son of man, 20You cannot say, or guess, for you know onlyA heap of broken images, where the sun beats,
一、死者葬仪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在死地上养育出丁香,扰混了回忆和欲望,用春雨惊醒迟钝的根。冬天使我们温暖,用健忘的雪把大地覆盖,用干瘪的根茎喂养微弱的生命。夏天使人吃惊,它越过施坦贝格湖带来暴雨;我们在柱廊里躲了一阵天晴了继续朝前走,进了皇家花园,我们喝咖啡,聊了一小时,我不是俄国女人,我生在立陶宛,真正的德国人我们小时候,在表哥,大公爵家里小住,他带我坐雪橇,我胆战心惊。他说,玛丽,玛丽,抓紧,于是我们往下滑。在山里,你感到自由。我看书常到深夜,冬天我去南方。什么树根在紧攫?什么树枝从石头垃圾中长出?人子啊,你说不出,猜不着,因为你只认识一大堆破碎的形象,那里赤日炎炎,
愿你心中有小鸟阳光-童心诗选(英汉对照英诗经典名家名译)
有种东西比星星更永久-童心诗选(英汉对照英诗经典名家名译)
点击购买:https://item.jd.com/12552206.html#crumb-wrap
孤独星球上渴望爱与被爱的小王子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冒险后告诉我们爱是理解和包容,宫崎骏的电影世界中憨厚可爱的龙猫陪伴了我们的童年和每个孤单时刻,曹文轩的草房子第一次让我们见到儿童文学向现实主义倾斜的另一种模样。儿童文学并不只是幼稚的呓语,而关于儿童文学所有的模样与可能性,你也许都可以在这两本诗集里看见。
这两本书集合了几乎所有你可以叫得出名字的顶级诗人:莎士比亚、雪莱、济慈、华兹华斯、布莱克、惠特曼、布朗宁,也集齐了好几位儿童文学的殿堂级作者,譬如米尔恩、史蒂文森、利尔等。这是编译者屠岸先生所做的一个尝试,让看似不同领域的作者们跨界在一本书里相聚,这个尝试是献给孩子的礼物,他所囊括的诗,正如屠岸先生所提,包含两类诗:一类诗是专以儿童为读者对象,注重刻画儿童神奇瑰丽的内心世界;而第二类诗则以儿童为书写对象,写各种各样儿童的生活,遭遇和命运。
精美插图:
更多了解,请关注:“外研人文”公众号!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