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医药媒体统计的CXO上市公司的全家福,我觉得很有意义,便于全面理解整个产业。本文中的两张表格直接引用的,后面我对这些公司进行了一个评级的划分。
从2015年开始,陆续有35家CXO公司上市,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板块。另外,普蕊斯(301257)、诺思格以及泓博智源也都已经成功过会,奥浦迈、宣泰医药、太美医疗也已经在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估计这6家公司今年会正式上市。
再看一下这些公司2021年的人均指标。
其实人均指标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不同的公司处在不同的阶段,而且营收和利润的含金量也不一样,因为医药是一个强调技术壁垒的行业。举个例子,假定两家药企,A企业在国内创新药市场赚了1亿,B企业是在美国的创新药市场赚了一亿,那么这两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差别是很大的,显然B公司的利润含金量更高,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医药市场。
正是基于以上这个原因,我们发现,有些公司(比如百诚医药)虽然业绩好到爆炸,2021年利润增长93%,今年一季报利润增长352%,但股价却跌得一塌糊涂,为什么?因为它的主营业务是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这个属于没有持续性的业务,做完一家就少一家。
所以,对于CXO企业,不能光看表面的财务指标,而要看公司的技术壁垒、管理层的经营管理风格,以及未来的成长性预期。对于一些业绩前景预期不好的公司,市场会非常冷淡。以此为标准,我把这35家公司分成四个评级:长期持有(A)、周期性持有(B)、观察名单(C)、没有投资价值(D)。而前面提到的今年将要上市的6家公司,由于我还没看过其招股说明书,这一次就不纳入比较范围了。
1、长期持有(A):药明系两家、康龙化成、昭衍新药。
这个级别里面, 我只选了四家公司,表示可以长线持有,长期来看,基本面没有什么瑕疵,其中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这两家是一体化龙头,产业一体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可以构建较深的护城河;而药明生物是生物药CDMO的细分龙头,昭衍新药是临床前安评的龙头,这两个细分龙头在各自的领域具有较大的技术领先优势,而且昭衍的实验动物资源也进一步加深了护城河,短期内也不会被撼动。
2、周期性持有(B):博腾股份、凯莱英、美迪西、泰格医药、普洛药业、九洲药业。
之所以说周期性持有,是因为这些公司中,有的业绩具有周期性,比如原料药的普洛和九洲,有的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商业化CDMO,比如博腾和凯莱英,业绩同样有一定的周期性,主要是因为CDMO的项目金额都比较大,不像实验室服务更加均衡,像今年就受益于辉瑞的大订单,业绩爆发式增长,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业绩增速必定会大幅降低,甚至负增长,所以投资这类公司需要较强的跟踪能力,要对企业未来两年的业绩有准确的预判,要把握好节奏。
泰格医药则由于非经营性收益过多,导致利润含金量不高,也会导致业绩波动比较大。
3、观察名单(C):药康生物、南模生物、和元生物、维亚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义翘神州、药石科技。
药康生物、南模生物、义翘神都属于创新药的最上游,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行业,市场对其认可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元生物虽然是第一家盈利的细胞和基因治疗CXO公司,但其主要营收来自于大学科研机构,并不是来自于创新药企,所以其核心竞争力是不太高的。
金斯瑞虽然技术壁垒比较高,但目前还是在亏损状态,何时盈利现在还不知道。维亚生物的经营策略是以CRO业务来换服务的客户公司的股权以及收益分成,这样的特殊的业务模式也会导致业绩的周期性。
以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这些公司目前还不能进入投资范围,或者投资的难度比较大,一般人不好把握机会。
4、除以上公司外的其它公司都归入D类。
除A、B、C三类以外的公司,就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了,要么是做仿制药CRO服务的,要么是从其它业务转型过来的,技术壁垒不够,未来无法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康龙化成(SZ300759)$ $药明康德(SH603259)$ $昭衍新药(SH603127)$
本话题在雪球有5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本文转自: http://xueqiu.com/9659937976/219360808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