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了翻,回答道:“欸,粉丝还不少嘞(自嘲一下做自媒体的神经啊)。一看就是刚入职场不久的小姑凉写的,码码字,发泄一些工作上的情绪罢了。怎么了?”
A 回了一句:“这是我们公司 xxx 部门的,她这个号已经被转给大领导看了。”
“还不是她的小伙伴分享的,要不然我们这些 80 后老人哪会混这些社群啊。”
我心想,这姑凉,前途未卜啊。
据 A 说,这个姑凉本来就业务能力很一般,出了这个事,大概率会让她的离开加速吧。
客观地说,这位姑凉口中的“有毒环境”,那是许多高学历年轻人打破头都想进入的岗位。估计她到离开的那一天,也不太可能会知道,这背后的推手是谁,说不定她们私下还是同仇敌忾的“朋友”。
今天我就来聊聊,职场中关于友情的那些事。
01
工作就是一堆人的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沟通、学会协调、学会计划、学会合作。
也就是说,原本你是孙悟空,喜欢单枪匹马,现在你必须学会跟着唐僧,带领着猪八戒、沙悟净团队作战。配合和合作是你必须学会的技能。
在团队里,你在什么位置,该为谁助攻,什么时候主动攻击,都是你要慢慢领悟的必备技能。但,这不代表,你的同事就是你可以无话不说的朋友。
在很多时候,你和同事都有共同讨厌的对象—老板。你们私底下会批评老板的种种,骂得越狠,感觉彼此愈是亲近。这种“互相取暖”的交情,不表示你们就是朋友。
这种有“共同利害关系”的交情,能让你和他人成为短暂的“盟友”,记住喔,是“盟友”并不是“朋友”。
千万别一时意乱情迷,傻傻地把底牌都翻开示人。切记,当利害关系开始转换(例如,老板开始耍离间手段时),盟友也会变成可怕的敌军……
有个很写实的“代罪羔羊”人际理论。我们常会藉由“排除第三者” — 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不在场的人”来确认当下彼此的交情有多亲近。
虽然你属于人际小团体的一员,平时大家感情也不错,但当你不在场时,你 99% 会成为代罪羔羊,成为其他人“话是非”的对象。
这就是人性,所以当你有天成为别人嘴里的羔羊,真的不必太过在意。
对人性不太了解的人,往往会优化和高估许多事物的“价值”,人与人的“交情”就是其中一种。
开头那位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同事老板的姑凉,一个隐藏的号就这么被她的“盟友”交给了上司。所以当人性遇上了交情,“浅薄的交情”是假的,“赤裸的人性”才是真的。
所以我们在职场中,别太相信交情,要相信人性。
还有一种职场交情是竞争型。有位朋友分享了一个对她来说影响深刻的经历。
且不去评价这位经理给不同下属布置类似工作的意图(也可能是他想考察比较新人,也可能是工作内容上的理解差距),从他在会议中的反应可以看出他认为 B 未经事前沟通,就加入会议来“质问”他,让他很难堪。加上前段时间和 B 的沟通上问题的叠加,加重了他对 B 的不满。
不跟同事交朋友不代表没有交情,你们的工作就是交情,不交朋友更不等于不社交。
有许多管理学上的研究证明,如果职员与其它员工相处融洽,员工较有可能会留在公司,降低流动率。
不过,职场上的友谊,会经过许多考验:如果同期的同事早一步升迁,你们能继续做朋友吗?又或者,介绍朋友进公司,最后他却变成你上司,你做何感想?
职场的许多特点,有时候会和友谊本身发生冲突。因为友谊,具有非正式、自愿的特点,其首要目标是满足社交关系和情感需求。
友谊的互动方式以公共交换和需求为基础:我需要你时,你应该予以回应。
然而很多企业组织特征却是围绕一些正式关系展开的,比如职级。把谁放到一个团队内部并不一定由你说了算,有时候一些不由你决定的关系却是必需的。
人在企业内必须努力达到很多目标,它们不一定彼此相关,却都是为了实现企业要的最终结果。
所以,并不是要你别对同事有深入的共鸣,而是将重点放在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建立有智慧的人际关系。
我们每天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可能超过家人,如果做不到“有智慧地保持距离”,就可能在职场的人际关系中经历地狱般的煎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事不是朋友,而是“为了工作而努力的同伴”。
当彼此建立紧密的关系时,期待就会变大,也会发生单方面对他好,之后自己却受伤的状况,进而影响工作进度,大量消耗情绪。因此,如果能熟悉面对那些让自己痛苦、不自在的同事,在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就会更轻松。
那职场中就没有真正的友情吗?当然不是。
因为一段正面、健康的职场友谊关系不只能让生活愉快,也能提高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升迁的重要助力。
小雯和小秀是一对相交近十年的好友,两人的交情缘起于在前一份工作的日子。年龄差了六岁,个性也不一样的两人,也不太清楚两人为何开始熟识,只觉得彼此投缘罢了。
两人感情要好,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有共同兴趣爱好,有了沟通与处事的共同原则。虽然这么多年来,相处过程中难免有意见冲突的地方,但是两人都会用成熟的心态面对彼此间的差异性。
不论是“同仇敌忾”,或是其他机缘下建立起的友情,要能继续走得长远,彼此必须有诚意及智慧克服继续相处必然经历的摩擦。
-
不会去打探对方的薪酬等个人隐私的信息,因为我们知道,怎么大度,都会影响到心理平衡;
-
也不会把私下八卦,抱怨的内容,分享到正式的场合里;
-
不会用工作考验友情,而是从专业上和角色上的角度为对方着想;
-
不会把自己的认知,强行加到对方身上……
成熟的职场人,会理解换位思考和陪伴的力量:
-
他们会给对方提供客观,中肯的建议,也会在遇到困难,感到失落的时候为对方打气;
-
他们知道如何调整到和对方一致的频率,不讨好,不解释,不争辩,没有勉强,没有挣扎,也没有痛苦;
-
最好的社交状态不是踮起脚尖强融进优秀的圈子,而是找一个频率相同的人一起变好。你是谁,就会遇见谁,你想遇见什么人,就先成为什么人。
-
什么是好的感情?就是让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互相惦记,彼此独立,有事就联系,没事各忙各的。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nXs4q73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