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s://limboy.me/links/2022-44/
Web Programming
Is Turbopack really 10x Faster than Vite?
上周 Vercel 高调发布了 Turbopack, successor to Webpack
(毕竟是 Webpack 之父 Tobias Koppers 打造的),这篇文章里用加粗文本显示:updates 10x faster than Vite,但在尤大的测试后发现并不是如此(具体的测试内容和测试过程文章中都有提及,Vercel 后来也放出了测试过程和测试报告)。
数据很容易吸引注意力,因为我们对数字太敏感了,但也要看到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如何得出来的,有没有其他更重要的数字没有提及?
OKLCH in CSS: why we moved from RGB and HSL
oklch 是一种新的书写 CSS Color 的方式,就像这样:
a:hover {
background: oklch(45% 0.26 264); /* blue */
color: oklch(100% 0 0); /* white */
color: oklch(0% 0 0 / 50%); /* black with 50% opacity */
}
LCH 分别代表:感知亮度(Luminance)、色度(Chroma)、色相(Hue)。为什么要推出这种新的书写方式呢,这就涉及到已有色彩空间的不足。色彩空间是色彩的特定组合范围,比如 RGB 在红绿蓝三个方向的最大值都为 255,可以描述为一个立方体,而 HSL(色相 Hue,饱和度 Saturation,明度 Lightness) 则可以描述为一个圆柱体:
RGB 的问题在于它是机器友好的,但很难直接识别(比如 rgb(131, 103, 210)
是什么颜色?),而且调整一个分量会对结果产生难以预期的影响。
HSL将颜色通过不同的维度来呈现,部分解决了 RGB 的问题,比如调整 L,可以知道它不会从红色变成棕色,而只是改变颜色的亮度。它的问题在于非人眼友好,也就是数值上统一的表现,在人眼看来可能并不是,因为人类的视觉感知并不是均匀的,色彩的波长在人类的三种视锥细胞的影响力不同。
OKLCH 可以认为是针对人眼调校后的色彩空间,其中的 L 也变成了「感知亮度」,这样同样的 L 在人眼看起来亮度都差不多,可以在线体验下效果。
PS: 这篇文章 对色彩系统做了较详尽的描述,可以一并看下。
Xata
最近刚上线的一个数据服务,简要描述如下:
Xata is a serverless database with built-in powerful search and analytics.
One API, multiple type-safe client libraries, and optimized for your development workflow.
理念上跟 PocketBase 有点类似,但更强大,将 Database(PostgreSQL)、Search(ElasticSearch)、Analytics 打包成一个服务(Cell),支持边缘节点加速,通过一个统一的 REST API 就能使用这些服务了。后台可以对 Data / Scheme 进行操作,还是挺方便的,具体的原理可以看下这篇文章。
PS: 价格还挺友好的,Free Tier 用来做 Personal Project 的数据服务,基本够用了。
Buddy
一个在线的 CI/CD 服务,使用起来比 Github 的 Actions 更方便些,常用的操作被封装成一个个可以拖动的 Block,然后设置一些参数就行了。可以通过这个视频了解使用姿势。
Remix web framework aquired by Shopify
Shopify 收购 Remix 了,有人看好,有人看衰。 这篇文章对这次收购聊得比较多,Hacker News 上也有相关的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看下。用 Remix 开发过几个项目,体验挺不错的,希望它能持续完善,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Libraries
- React Arborist 一个功能强大的 React Tree Library(Arbor 在拉丁文中就是 Tree 的意思),最近刚发布了 2.0 版本。
- React Toastify 一个强大、高颜值的 Notification Library,有近 1 万个 Star。
Cool Stuff
Excalidraw
Excalidraw 是一个手绘风格的画板,最近刚完成了 redesign,看起来更加舒服了。
在社区的共建下,已经支持很多 Shape,用来做流程图、原型也更加方便了,甚至可以用来画画
Relingo
一个基于浏览器插件的英语学习工具,能够设置自己的词汇量,会对网页中的生词、难词(根据设置的生词本来决定是否翻译某个单词)自动翻译,帮助快速地理解文章内容,还支持划词/段落翻译。付费版对「记单词」的能力做了增强(如 Flashcard,新建单词本等),如果只是浏览文章的话,免费版就基本够用了。
Potluck: Dynamic documents as personal software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正如标题所说:Dynamic documents as personal software。这里的 Dynamic
是重点,一般基于文本的 Documents 都缺少 software 的特性,比如点击按钮后可以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文本之间联动(类似 excel,修改 A,其他相关的地方也会自动更新)。而 Dynamic Documents
就是要模糊 software 的边界,把一些通常在 software 里才有的 feature 也融入到 Document 里。
这个很容易让人想到 Notion 或飞书文档。但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这些文档系统对于可插入文本的 extension 是有格式要求的,也就系统制定好了模版,然后你往模版里填充内容。
而 Potluck 则是通过另一个思路去实现,不限制文本内容,通过 pattern
去找到匹配项,然后对这些匹配项执行一些 Action 或提供一些额外的能力(比如 Slider, 或一个倒计时 button),可以在线体验下
这样做的好处是灵活,可以构建各种奇妙的 pattern,对满足 pattern 的内容执行一些自定义效果。但也有几个问题:1) 写作者对 pattern 不感知,不知道如何才能命中 pattern。2) 自定义的灵活度有限,比如要 match 一个 table,对 table 中的 item 执行一些 action,这个实现起来就会麻烦些。但确实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或许可以将 Dynamic documents 和 Extensible documents(类似 Notion 这样的)结合一下?
想到了 markdoc, 可以在 markdown 里使用自定义 tag,这些 tag 的处理规则可以事先定义,最终这些 tag 就可以变成一个 button 或其他可交互的元素。
Worth Mention
What Are You Doing With Your Life? The Tail End
Kurzgesagt 基于 WaitButWhy 的 The Tail End 制作的一个视频(PS: 这篇文章我有翻译)。从生活的海洋中跳出来,从更高的维度来审视人这一生。结合新冠疫情的背景,「普通的一次告别成为了最后一次」,「可以经常见面的朋友、家人相聚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高。想等退休后再去做的事,可能再也不会做了,因为那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或许已经变成了「保养」。
视频没有给出解决方案或者应对之道,只是点出了人生很短,意外随时可能发生,且年龄越大,意外发生的概率越高(掷骰子这个比喻很形象,年纪越大,掷的骰子越多,掷到坏骰子的概率也越大),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Why Beautiful Things Make us Happy – Beauty Explained
还是 Kurzgesagt 制作的一个视频,讲解了为什么「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到快乐」,虽然每个人对美的喜好会有些差异,但对黄金分割、分形、对称这些基本的美的结构还是有共识的。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话,具备这些性状的人或物通常意味着能产生健康的后代,或让自己保持健康。进入到现代社会,如果周围的事物(比如居住的城市或小区)让我们感到愉悦,也会促进健康、行为模式、认知能力和情绪,提升幸福感。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巴菲特的启示
不二的 NewsLetter 里谈到了巴菲特的启示,她说:谈起沃伦·巴菲特,我们总聚焦于他如何投资,而对巴菲特「如何实现良好生活」讨论较少。这是被掩埋的宝藏。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多去从事正和游戏,实现鱼与熊掌兼得。巴菲特年轻时做过一段时间的股票经纪人,收入来自销售提成,他保持正直的愿望因此与他的利益冲突。比如,他看好 GEICO 股票的长期价值,推荐给朋友和家人,并且告诉他们最好能持有20年。但这意味着销售只有一次,他无法从中得到更多的佣金。68 岁时,他在演讲中概括道:
股票经纪人像这样一个医生,他让你换药的次数越多,他赚的越多。
他要是给你一种药,把你的病根治了,他只能做成一笔买卖,一笔交易,然后就没了。
如果他能让你相信每天换各种药吃对健康有益,这对他有好处,对卖药的有好处,你会亏很多钱。你的身体好不了,还会破财。
这份工作让他大倒胃口。如果他想多挣钱,他就得成为「黑心大夫」;如果他秉持道德原则,他就无法透过工作实现「成为富翁」的愿望。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巴菲特决定换个游戏。他想要站在客户一边,为客户管理财富,而不是卖股票给他们,这样他的利益就和客户的利益一致。
其实职员和公司的关系也应该是正和游戏,职员通过项目的历练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公司通过这些项目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文中提到的「非零和博弈」也值得看一下。
iPhone 14 Pro Camera Review: A Small Step, A Huge Leap
Halide 团队带来的 iPhone 14 相机深度解析,从成像质量、广角、微距、虚化、弱光等不同维度与上一代做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A Huge Leap (巨大的飞跃)。比如这张是作者把相机放到一块石头上 30 秒曝光的结果,太惊艳了。
How to Remember Vocabulary
英语的词汇量很重要,如果词汇量足够的话,看英文内容就不会太吃力。这位老师总结了她记单词的一些诀窍,这些技巧用来记其他内容应该也有不错的效果。
Draw Picture, 这个技巧她是这么用的,将要记的单词「包」在自己的画的画里,比如「donkey」就把这个单词包含在自己画的驴的画中,奇怪点也没关系,反而会印象更深刻。
launched a new project and made $10,000 in the first day.
著名的 Indie Hacker Pieter Levels 上线了一个基于 AI 的头像美化网站,用户上传几张自己的头像后,AI 会自动对它美化,生成不同效果的新头像。上线第一天就入账 $10,000,背后用到的技术是 DreamBooth。
普通人离“平庸之恶”有多远
- 不做恶是困难的,不在于作恶的诱惑,而在于确定自己正确的立场,是个远比大家想象的要难的事情。面对尺度较大的社会,善恶不是个体间面对面的直接影响,而成为制度化的、系统的衍生问题。
- 有所不为的平凡者,会因为陷入无法确证的正误观念而堕入恶的平庸;置身事外的平凡者,会因为系统对生活的咄咄逼人,而不得不面对恶的平庸;而自顾不暇的平凡者,不仅这个信念可能就是个自我设限的陷阱,还将自己摆放在因为自保而离恶的平庸一步之遥的位置上。
- 我们几乎可以将“恶的平庸性”当作一种不得不面对的原罪接受下来,并让我们对这种原罪的理解,成为我们真正严肃面对生活的动力。
本文转自: https://limboy.me/links/2022-44/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