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本书会改变一个人,不管是见识,认知,或者想法,行为。
那对于我来说,《反脆弱》就是这样一本书。
昨天和田田姐约定,继续开启早起学习运动模式,彼此监督打气,读书被我俩排到了起床后的第一件事。
一个在洛阳,一个在郑州,共读的第一本书,我俩选的是塔勒布的《反脆弱》。
这本书我完整的读过一遍,后来又随手捞起来断断续续的读,这次计划完整的再读一遍。一是常读常新,二是试着写读书笔记。
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不过从来没写过读书笔记,畏难是主要原因,也担心自己的理解有偏差。
但是输出是最好的输入,不管用什么形式,还是想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或者说,把这本好书分享给你。
今天是重新读的第一天,记录我的读书所得。
1、爱上风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要成为火,得到风的吹拂。
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强韧,而是反脆弱。什么是有反脆弱性的呢?
塔勒布举了一个例子,达摩克利斯之剑是脆弱的,凤凰在火中会重生,所以凤凰是强韧的。九头蛇怪是反脆弱的,因为你砍掉它的一个头,它会长出来两个。
这种在混乱中恢复,甚至受益的事物,就是如塔勒布所说,拥有反脆弱性。
我们往往关注的是随机性(脆弱性)带来的负面反应,而非正面反应(反脆弱性)。
2、富足比贫困更难对付
有一句拉丁谚语说的是,艺术家成长于饥饿之中,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认为困难唤醒了天才,用布鲁克林英语翻译出来就是“当生活给了你一颗苦果”。
也就是说,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
说富足比贫困更难对付,是如罗马政治学家检察官老加图所说,安逸——几乎任何形式的安逸——视为通向堕落的道路。
所有轻易就能获得的东西,他担心,都会削弱意志。而这种弱化意志的事件影响的不只是个人层面:事实上,整个社会都会堕落。
整个世界空前富裕,也承受着空前沉重的债务,靠举债生活。
历史记录表明,对社会来说,我们越富有,就越难量入为出。
3、留有冗余,是一种反脆弱性反应
层层冗余正是自然生态系统集中管理风险的显著特征。
比如我们人类有两个肾脏,额外的器官-许多的器官还有额外的容量,比如我们储蓄存钱。
《稀缺》里面也多次提到过,留有冗余。
因为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它似乎就是一种浪费,除非发生意外情况。
然而,意外通常会发生。
另外,冗余不一定无用,它可能非常有用。比如为了保险起见,你有额外的石油储备,就可以在油荒时获取高额利润。
就像创新的驱动力,从挫折中产生的强于常人的动力和意志力也是额外的能力,与储备的额外食物无异。
一个过渡反应的系统一定会采用超额模式,建立额外的能力和力量,预期更坏的结果,对有关危险发生概率的信息作出反应。
从机会主义的角度说,这种额外的能力或力量本身也可能是很有用的。
冗余是机会主义,即使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这种额外的力量也能带来一定的益处。
所以,冗余不是防御性的;它更像是投资,而不仅仅是保险。
“低效率”的事物往往是非常有效的。
重读之前,对于冗余,我的认知也是说,是防御性的,是容错的空间和能力,并没有把它定义为投资,也不觉得它具有投资的属性。
就像存钱储蓄。
这不仅仅是在留有冗余,建立防御体系,而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以此做投资的。
认知又有了很多不同。
跑步的时候在听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里面说了一个概念,叫“量级”。
什么是量级,要先说一个相近的概念——数量级。数量级没差出一级,数据相差十倍左右。比我们说的个、十、百、千、万,就是数量级的差别。
在投资、财务等方面,,比较注重数量级。两家公司,收入相差两三倍,虽然有大小的分别,但是它们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彼此还是可以竞争的。
如果在同一个细分领域收入差了10倍以上,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了,小的公司想和大的竞争,是非常辛苦的。
至于量级,则是比数量级差距更大的。
量级,简单地讲,就是芝麻、橘子、西瓜、大象、大山、地球、太阳、银河系这样大的差别。
几个小量级的东西放在一起,远比不上一个大量级的东西。这就是十几把芝麻也比不过西瓜的原因,这一点在投资上也很重要。
不管是工作,还是投资,难的是提高量级。收益率高很重要,本金的多少更重要。
成功=成功率X事情的量级X做事的速度。
自勉。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fBoTxJ6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