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我有着同样的疑问 “如何拒绝甜食,如何每天早起,如何持续运动” 我相信阅读这本书能够帮你找到答案。
福格原则
· 帮助人们做他们已经想的事
· 帮助人们感受成功
福格模型
B = MAP :行为的发生 = 动机 + 能力 + 提示
-
动机是最不可预测和最不可靠的。获得持久的改变,仅靠动机是不够的,因为你多半无法维持它,也可能无法对它进行可靠的操作或设计。相信很多人都这样的体验:考砸懊恼的时候,“认真学习”的动机瞬间提升200%;清晨起不来的时候,“今晚早点睡觉”的动机立即提升100%
-
动机一定要和另外两个要素,能力和提示同时出现,行为才可能发生。然而,人往往高估自己,制定的计划会超出自己的能力,比如一个从不运动的人,新年立个flag,每天跑5公里,然后坚持2天彻底放弃。
分享书中介绍的2个好用的方法:
缩小规模:可以把每天5公里缩小成5分钟,甚至是每天两个个俯卧撑就行
设计简单的入门步骤:比如你想看书学习,可以每天从准备学习材料开始,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再慢慢提高门槛
从0到1是最难的,启动新习惯非常耗能量,告诉自己,只要开始了就是进步。
-
提示就是防止自己忘记,最好的方法是从现有习惯中找到有效的行动提示
ABC理论:
A锚点时刻,一种提示,可以是地点、时间等
B新的微习惯,锚点时刻要去做的事情
C即时庆祝,行为发生后马上做出庆祝的动作
技巧:
1.列日常习惯清单,比如早上刷完牙、晚上洗完澡,这些日常动作都可以作为提示
2.为日常行为匹配你想养成的新习惯,比如洗完澡后,看十分钟书
3.要反复练习,不断优化。提示能否和新习惯自然地衔接,是需要反复试验与调整,直到形成条件反射为止。
感悟:
1. 不是“重复”创造了习惯,而是“积极情绪”创造了习惯。行为设计的本质其实是情绪设计。
2. 无法做到“对”的事情,并不必然是性格方面存在缺陷,无法改掉坏习惯其实不用羞愧和内疚,无法养成好习惯也不要责怪自己意志力不够;更不要粗暴的使用自己的意志力。通过设计好帮助自己形成好习惯的行为,让自己不用意志力就能完成那些已经想做的事。兴趣 = 正反馈 – 意志力消耗。只要兴趣一直 > 0, 就可以持续。
3. 能力很重要,但是你可以降低目标的难度,不要逞强;简单是所有行为改变的开始,也是变得有行动力的开始。
4. 学会赞扬,学会发光,那些你认为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成功,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请为此鼓掌,不断体会到积极情绪,新的习惯自然就会养成。
原来,顺应人性,才能改变人性。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P0Hmq3s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