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搜图
NVC 认为唯有当我们自己的内在需要被看见,被接纳、被滋养时,我们才能全然地活出自己的生命的本性。
NVC认为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沟通就是这样一种训练的方式,让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真正要去的地方——我们自己内在的需要。他人的言行举止或许会激发我们的感受,但绝非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
具体解析,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的三个阶段如下:
-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同时我们会天真地认为他人有义务为自己负责。用NVC的语言就是:此时他人应该照顾我的需要(need),我应该满足他人的需要(need)。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认为亲人没有尽到责任。
-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好像别人(甚至是至亲)也不能真正照顾到我的需要。用NVC的语言就是:此时我再也不管他人的需要(need)了,可是我自己的需要(need)怎么满足还是没有方向。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我自己咋办,完全不管别人行吗?)。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用NVC的语言就是:我无法为他人的需要(need)负责,但我为自己的需要(need)应负百分之百的责任。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这种关心他人不在是出于担心、恐惧或是任何原因的不得不,而是我由衷活出自己后的一种积极的副产品。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QmBEbxI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