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静思
最近,我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开始反“断舍离”,参照网上的各种囤货清单拼命购物,以备不时之需。
有位朋友在群里和我们诉说了她和老公因为“断舍离”引起的争执。他们整理出一批旧衣服,对于旧衣服的处理产生了两个派别。
朋友是“以旧换新”派的断舍离,她认为旧衣物尽早处理掉,好腾出地方囤吃的,趁她现在居住的城市还能自由晃荡,她要贯彻应囤尽囤的方针,把屋里空出来的空间都堆满吃的。她老公是“不离不弃”派的断舍离,认为这些旧衣服应该留下来,万一去方舱隔离,刚好可以用得上,就不必霍霍新衣服了吧。
《过保护的加穗子》剧照
也许在这个时期,物质上——尤其是吃喝拉撒方面——少一点断舍离是必要的。家里除冰箱之外再搞个冰柜,冰箱里有时鲜蔬果、冰柜里堆满鸡鸭鱼肉、储物柜里油盐酱醋厕纸满满,想想就觉得头顶一片艳阳天、明天又是个好日子。
虽然我们肚皮发紧了,但头脑却在生存hard模式下日益警觉起来,反而想通了一个通俗的道理:人生需要减负,有些事,确实大可不必。
《我的事说来话长》剧照
为看不惯的领导生闷气?大可不必!在特殊时期,领导们都可爱了许多,也不催着要方案、见客户了,毕竟领导也要吃饭,都忙着加班加点刷买菜软件呢。
为娃的学习窝火?大可不必!在特殊时期,孩子身心健康、活蹦乱跳、少喊两声妈比什么强,分数排名能顶上肉蛋奶的营养么?不过是人生追逐路上的过眼云烟罢了。
为云配偶的无所作为搓火?大可不必!在特殊时期,多一口人抢菜就多一份生存下去的机会,只要他能上好闹钟,准时在各大买菜软件之间张牙舞爪地忙碌着,我还能忍一忍,和他再过三五年。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剧照
封控把我们对物质上培养起来的断舍离精神一下子打回了原型,但也让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更加看清了人生的优先级。
于是,我试着列了囤货清单之外的另外三份清单。它们与to do list、“人生必做清单”截然不同,这三份清单都与“剔除”、“躲避”、“不必做”有关。认清形势、摈弃多余、抓住重点,我们的人生才能轻装上阵,多一些快意驰骋。
第一份:“避之不及”清单。
“避之不及”清单,就是那些我们拼尽全力避免做的事。比如总是自怨自艾、总是心怀恶意地去揣测别人的动机、和刻薄的人交友/结婚、总是跟别人发生冲突。
在这份“避之不及”清单上,我给自己列出了以下避开事项:
不让生气这件事伴随自己超过24小时;
尽一切可能避免和数字打交道(它们真的会把我折磨到哭);
在众多运动方式中,坚决抵制跑步这件事(跑步和我的气管简直不共戴天);
我努力了,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真的还是无法接受猪肉的味道,所以就不吃猪肉了;
对于无法解决的事情不抱怨;
……
“避之不及”清单上的事项,就是我们的边界和底线,让我们在遭受生活重锤、领受疾苦时还能保持一些乐观和人性,不至于滑向深渊。
第二份:“讨厌做的事”清单。
在《我离开之后》这本书里,苏西‧霍普金斯未雨绸缪,给女儿哈莉‧贝特曼写了一本另类“遗嘱”,告诉女儿,如果有一天,我永远地离开了你,你要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如何顺利地生活下去。其中有一项建议就是“把你讨厌做的事列一份清单。至少选出其中的两件事,以后都不要再做了。”
这张清单里也许包括洗衣服、铲猫屎、切洋葱、刮腿毛、称体重等琐碎又烦人的事项。
我尝试着列了一下这张清单,讨厌做的事情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
工作上要面对领导犯浑的时刻;
自己对孩子啰嗦不停;
伴侣周末加班;
给二娃泵奶;
帮大娃收拾他的屋子;
督促大娃学习;
听伴侣“关心”天下大事而忽略了自家待处理的鸡零狗碎的家事;
……
相较于“避之不及”清单,这份清单更宽容一些,它有转圜和商量的余地,它更宽容和温情,能理解我们都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时候,比如接受工作上的不顺心、幼童短期内无法自立独立,所以我们不必那么苛责自己。
这份清单可以让我们把自己讨厌的事情尽可能多得罗列出来,然后以好剔除但产生的影响有限、或者虽然难剔除但删掉后能给生活带来巨变这两种标准,选出几件事来,从减少做得频率开始,逐渐到以后不再做。
人到中年,体重和负担给我们的重量,我们总要去选一头去调教,让它不要把我们折磨得太难堪吧。
第三份:“人生不必做”清单。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份“文艺青年必看的50部电影”,其中包括岩井俊二经典的《情书》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我尝试着去赏析大师的杰作,结果就是这两部电影对我有极佳的催眠作用,放映未过半就能让我酣然入睡。
空有一颗致力于做文艺女青年的心,奈何慧根有限无法达标,只能作罢。
《四月物语》剧照
有很多“人生必做清单”——25岁前如何实现月薪三万、30岁以前必看的50部电影、人生必读的100书、此生必去的10个地方——裹挟着我们,而这些“必做”“必读”“必去”“必看”的清单,就像社会的脸色,只要你认真了,要么会输得很惨、要么会活得很累。
所以,我们需要一份“人生不必做清单”,少看一些外界的脸色,才能让自己多一份如释重负。
在这份清单我列出来以下项目:
不必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即使它是旷世名著;
不强迫自己瘦到某个体重,只要每年定期体检健康就好;
不对自己的伴侣和孩子有所期待,把“火力”对准自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渴求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尽到自己角色之内的责任、问心无愧就行。
“人生不必做清单”是一份需要我们经历诸事后、抽撕薄茧、提纯出来的内核。有了这颗有所不为的内核,才能让我们在遭受外界侵袭时,不失不迷、笃定不移。
“避之不及”“讨厌做的事”“人生不必做”这三份清单的意义在于,剪除掉那些看上去有意义、实则都是“何必呢”的边角料,把宝贵的资源用在最重要的事上。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里,作者写道:找到你目前认为最重要的那件事,全力以赴就好。这件事,就是在做自己、成全自己。
囤货清单给我们提供一份参考,让我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而这三份清单就像一面筛子,让我们顺应时势,在当下拎出那些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可以顾及好自己的内心。
此时此刻,身心安稳无虞,应该就是最大的福报吧。
排版:盐巴/ 审核:小风
三联人物故事征稿
投稿要求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征稿说明】
投稿方式
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稿件示例
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
作者: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