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同姝
编辑|王海燕
作为春天最火爆的韩剧,总集数16集的《25,21》凭借前大半部分细腻、温暖的故事口碑一路走高,甚至被誉为“下一部《请回答1988》”。但完结至今,这部剧在韩国社交网络上被持续吐槽,在中国,该剧的豆瓣评分也从9.1一路降到8.0。
观众们的愤怒,主要来源于最后两集中,男女主突兀分手,与前面的剧情形成巨大割裂。不过好在,被重新发现价值的女性友谊,让这部剧青春的明亮回忆保持了完整。从这个角度,这部剧的真实和慰藉都有,但又都差了一点点。
强行分手
《25,21》的剧情是从人们已经习惯了戴口罩、测量体温的当下疫情时代开始的,此时,女主角罗希度已到中年。一次,女儿无意间翻开母亲的日记,将故事拉回到1998年。
当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深陷“IMF外汇危机”,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大幅增加。时局艰难,每个人受到了影响。曾被称为“击剑神童”的高中生罗希度(金泰梨 饰)所在的击剑社也因资金不足被关停,原本家境富裕的白易辰(南柱赫 饰)经历家道中落,不得不从大学辍学,挣钱还债。
大时代背景下一无所有,赤手空拳的少年男女相识于微,最容易拍出千回百转、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因为此时的男男女女,赤子真心尚未磨灭,又被残酷现实左拍右打,都带点不愿褪去的孩子气,又带点故作老成的社会气,复杂性和可观赏性都极高,就像女主角金泰梨主演的另一部电视剧《阳光先生》那样。而《25,21》的处理更轻巧一些。
导演对这部剧的基本定位显然还是青春偶像剧,画面颜色饱和度高,有油画感,这样既保有1998年的年代特色,也在蓝天、晚风、蝉鸣中,烘托出一种盛夏爱情故事的浓郁热烈。在这样的气氛中,性格互补的两个少年的爱情就顺理成章了。
他们互相加油打气,彼此偷偷心动,也坦荡地直球示爱。和很多的青春剧一样,两个人的感情伴随着双方的个人成长,并制造了两人突破环境桎梏,以记者和金牌选手的身份顶峰相见的理想故事。感情线和事业线交织,是很多偶像剧都喜欢使用的套路。
但《25,21》使人信服的点在于,两人真的爱对方,也真的爱事业。爱事业方面,即使再想见男友,罗希度的训练、比赛,从未落下一次,保持着极高的竞技水平;而白易辰为了随时播报新闻,屡次放希度鸽子,希度夺金归来后,连希度妈妈安排的饭局他都因工作爽约了。爱对方方面,希度会在休息日找白易辰约会,即使见不了面,也守在电视机前看男朋友一眼,听着白易辰的录音带入眠。白易辰为了希度,不惜顶撞前辈也要保她安全;同事劝他“记者应与新闻来源保持距离”,但为了能自在地在一起,白易辰申请从体育部调换到更繁忙的社会部,改换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就是在这样层层递进的铺陈后,最后一集,两人突然分手了。编剧可能是想表达“遗憾”的初恋,这当然是人类恋爱一个的永恒主题,毕竟 “从校园到婚纱”的爱情之所以被人羡慕,正是因为它的发生概率太低了。不过年少誓言易碎,往往是因为,从无忧象牙塔踏入现实社会,转折太大了。但罗希度和白易辰的人设,按照剧中安排,早就是“社会人”了,比如罗希度高中时,就被选为国家代表出战亚运会,活在聚光灯下;白易辰则在经历家庭破产后,被迫一夜间长大。
两人相遇时,正在遍尝人情冷暖,相爱也带有互相扶持的意味。这也是两人爱情被好看的地方,既有青春少年天真可爱的玲珑剔透,也早熟之人相濡以沫的复杂况味。两人固然有一些性格上的差异,不同于罗希度的元气满满,白易辰时常显得忧郁孤独,但希度的鼓励总能让白易辰振作起来,所以结尾处白易辰被外派纽约时,因为“911”事件伤心不已,却不愿分享,罗希度因此感到不再能温暖对方,心生失望。
但编剧实在太急于让两人分手了,毫无铺垫的一个矛盾之后,此前处处为希度思考的白易辰几乎顷刻之间变得爱玩冷战、搞消失;鬼马少女罗希度也忽然就对这段感情失去耐心,冷漠疏离,并草草分手,宣布“我们只有顺遂时才能相爱,身处困境时就是彼此的负担”。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的爱情当然也不少,此处却无法说服观众,因为苦难打垮人生可能是急转直下,顺遂消磨真爱却往往是钝刀割肉(排除移情别恋的话),不然哪来那么多怨偶文学。一般的爱情剧被批评,往往是情节悬浮,只为男女主人公谈恋爱服务。《25,21》倒是没有落入此中窠臼,但又矫枉过正,变成人物行为脱离实际,只为强行分手。
比如后来,白易辰的工作变得忙碌异常,所有突发事件都要他第一时间到场,忙得没时间恋爱、见面,仿佛电视台只有他一个记者。这样的设定让一位韩国记者都看不过去了,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吐槽:“白易辰啊,孙锡熙(新闻主播,韩国四大电视台之一的JTBC社长)也不会这么生活的。”
关于女性友谊
《25,21》想用现实主义的结尾,给全剧升华到BE(bad ending)美学的努力,显然由于编剧的叙事能力不足而失败了。很多人因此跌足惋惜,还不如保留前期温暖的浪漫滤镜,让青春的明亮回忆保持完整。但事实上,如果从友情的角度看待此剧,滤镜直到剧终也没有褪色。
相比爱情线,《25,21》中的友情线并不弱,甚至是很多人认为其可以媲美《请回答1988》的重要原因。和《请回答1988》一样,这部剧也有个五人组:白易辰、希度,以及希度的三个同学(高宥琳、文志雄、池胜莞)。除了作为男女主角的白易辰和希度,剩下三个人的戏份也不少,他们和主角,有朋友关系,也有竞争关系,却没有敌对关系。简单来说,这部剧里每个人都赤诚可爱,勇敢追梦,没人是反派,也没人是陪衬的纸片人。
编剧尤其重点刻画的人物是希度最好的朋友,击剑金牌获得者高宥琳。高宥琳曾是希度的偶像,后来则成为她的对手,甚至还被希度打败。竞技场上,二人虽毫不掩饰自己想赢的野心,但回到生活中,当高宥琳归化俄罗斯,被韩国国内千夫所指时,希度却始终站在她这边,无条件地信任她、维护她。这里的高宥琳和罗希度,没有很多人刻板印象中女性的偏狭嫉妒,而是坦荡、直率、大气,彼此尊重,彼此欣赏,并且充满独立的自我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剧中的女二号,高宥琳的官配对象是男二号文志雄。作为副线,两人从高中时开始谈恋爱,高宥琳远走俄罗斯时,因饱受压力几欲分手。剧中没有提到,跨国恋爱时,两人是如何联系的,但几年后高宥琳回国时,两人得到了一个幸福结局。
现在很多偶像剧,已经把女一女二从善恶对立中解放了出来,但《25,21》走得更远,女一女二甚至连情敌也不是了,替换而来的是事业竞争对手,并由此形成了一条生动丰富的友谊线。这让人忍不住感慨,编剧们终于认识并挖掘到了女性友谊的价值。毕竟古往今来,关于男性友谊或曰兄弟情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但女性友谊却长期被牢牢钉死在暗中攀比、含酸拈醋的负面评价柱头上。哲学家蒙田甚至曾有过一句著名论断,“女人的灵魂不够坚强,承受不了友谊这种把人久久束缚的亲密关系。”
近两年的韩剧市场上,以女性友谊为题的电视剧不少,从《酒鬼都市的女人们》到近期孙艺珍主演的《三十九》,都是女性群像剧,在这些剧中,女性性格各异,但都自在洒脱,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这里面的女性友谊当然也有所不同,正如《酒鬼都市的女人们》,剧中的女性多多少少都攀爬了性别桎梏的藩篱,然后才来到彼此铸就的港湾里,彼此依靠,彼此慰藉。《25,21》中,高宥琳和罗希度的友谊却天生烙印着青春独有的热血沸腾,耀眼、炽热,不掺杂质。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提供了一个青春偶像剧描述女性关系的新模板吧。
说起来有意思的是,有人认为友谊和爱情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友谊无需明言进入或退出,所以是最自由的关系。《25,21》中友谊线,没有像爱情线一样烂尾褪色,或许得益于此,毕竟友谊不需要一个交代,也就不需要一个结尾,可以永远温暖,永远热泪盈眶,就像我们记忆里的青春一样。
真实的慰藉从何而来
从剧中爱情与友情的具体情节中跳出来,作为一部“极致的青春剧”,《25,21》集结了很多元素,有《请回答1988》式的幽默与温情,有青春气息浓郁的色彩画面,细节也称得上可圈可点。另外,和很多韩剧一样,《25,21》的节奏推进足够感人,只有16集,属于传播学家D·麦奎尔说的那种 “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的 “心绪转换节目”。
甚至,《25,21》也不仅仅是在怀旧,剧中罗希度的女儿阅读妈妈的日记,是剧情的切入点,这个设计,巧妙地消除了代际和时间线的鸿沟,勾连起罗希度和女儿、母亲三代人的互动。并由此将2022年和1998年置于同一个讲述场景中,形成了互文关系。《25,21》很好地表达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时代的危机各不相同,但永远有年轻人在克服困难、追寻梦想。
即便如此,相比更具口碑的《请回答1988》,《25,21》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部青春剧,它就真的只是一部青春剧,主角们身处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中,其他年龄层的人,描述得都太过单薄。这就如同我们想栽种一棵大树,树根处却只盖了薄薄浮土。《请回答1988》里,所有人都得到了圆满结局,却不减深刻,使人感到温暖而真实,正是因为剧中大量描绘了主人公们日常的鲜活场景和邻里乡亲。从这个角度,多少能理解《25,21》最后两集的左支右绌了,毕竟缺乏更深厚的情节背景支撑时,故事就是容易失衡的。
《请回答1988》可以让人们一遍遍重温,感受不拘泥于时代的情感温度,但不合理的爱情悲剧,恐怕就难以勾起人们再伤心一次的愿望了。希望剧里的希度和白易辰20年没有换电话,也希望剧外的我们能在这个春天里,找到一些真实的慰藉。
排版:同同/ 审核:小风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TLxJD5c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