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五代十国,就一个字形容——乱。半个世纪的时间,5个中原王朝更迭,10个地方政权割据,55位帝王轮番登场。
从公元907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称帝建大梁,到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时间跨度是53年,五代指的就是这53年中原政权的更迭——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除了北方的中原政权,南方也有多个政权并立,南北加起来,先后有10个割据政权,是为十国。这一时期称为五代十国。
△ 图片来自网络
△ 《逐鹿:五代十国之枭雄》
倘若把时间线拉长,从公元874年唐末黄巢起义到公元979年赵光义彻底灭掉南方政权和北汉,时间跨度则长达百年。夹在大唐和大宋之间的这段历史,群雄割据自立、谋朝篡位、权臣跋扈、武将肆虐、内乱外侵不断,同时也是枭雄聚首的时代。
01 /如何清晰厘清这段混乱的历史?
推荐我刚读完的一本历史新书——《逐鹿:五代十国之枭雄》。五代十国虽处乱世却精彩纷呈,黄巢、朱温、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柴荣、杨行密、徐温、徐知诰、李璟、李煜、赵匡胤,一个个粉墨登场。透过一个个人物的描摹,作者洪兵串起了五代十国的历史脉络。
全书分四部分:
Part1: 从唐末开始,以“他年我若为青帝,抱与桃花一处开”的黄巢起义为开端。
Part2: 北方中原政权的更迭,这是被史学家认定为王朝正朔的延续。以朱温和李克用为开端,梁、唐、晋、汉、周更迭,至赵匡胤建立大宋为终。
Part3: 南方政权,南方第一强国南唐的兴衰。
part4: 大宋一统江山。
这本书的写作逻辑清晰,史料详实,书中所叙史事皆出自《资治通鉴》《唐书》《宋史》《五代史》《十国春秋》等二十几本典籍。
02 /人物
在群起的枭雄中,有可圈可点的人物,比如李克用、李存勖、郭威、柴荣,也有被后世唾弃的石敬瑭,也有令人叹息的一代才子李煜。
石敬瑭为了入主中原,将幽云十六州拱手献给契丹人(947年,耶律德光宣布将中原纳入契丹,改元大同,更名大辽),留给大宋无尽伤痛。自从七世纪末,契丹人就一直威胁着中原王朝的边境,特别是幽州以北及东北的边疆地区。幽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原防御而言至关重要,是契丹人从原有领土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云州则是从草原地区进入太原的重要门户,从这里可以轻易抵达东面的大平原和南面的渭河流域。因此割让幽云十六州被认为是中国边疆历史上最致命的错误。宋朝一次次举兵企图收复均以失败而告终。时至今日,北京还有不少辽代遗址。
这里我再推荐另一本书,侯仁之先生的《北平历史地理》,其中第四章详细谈了幽州边防的重要性。
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南唐后主李煜,背负亡国之君的骂名。
怎么骂石敬瑭都可以,李煜虽是亡国之君,但不能把亡国这事全怪罪在他头上,毕竟他爹交给他的是一个烂摊子。赵匡胤将李煜从金陵押往开封时,李煜写下了一首《破阵子》,如今·读起来真是感慨万千。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在其被囚的岁月里写下了最脍炙人口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除了李后主,十国中的另一位后主也是填词高手,那就是后蜀的孟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全唐诗》认为这首《相见欢》出自李煜之手,《古今词话》则认为这首词出自孟昶。
不管这词出自谁之手,两位后主的命运别无二致,都败给了赵匡胤。
5个中原王朝更迭,10个地方政权割据,55位帝王轮番登场,武夫窃国,养子成风,认贼作父,遍地藩王,天下纷乱,枭雄逐鹿。好一场精彩的历史大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
谢谢你的阅读,咱们下篇见!
我的公众号:小麦的时光机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z6Tk9oA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