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这3年对我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在西安,此前在北京虽然对生活习惯也有了一些影响(下班回来健身、作息、饮食、规律等等)但这个影响是不彻底的,毕竟北京疫情管控OK 没出现严格执行足不出户,停摆;所以整体还是阶段性的小概率的影响,那么影响就是能感知到有、但对自身系统运转不构成挑战;继续有规律的作息、运动、只是可能会停一段时间继续一段时间;
而在西安就是停摆大于正常运转,加上我自身更换城市、工作调整、租房、退房、装修、感情动荡、这些事件本身就在更新以往的履历,不仅如此 大环境还变得动荡不安,正常运转变成了“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刚准备调整好状态出发又偃旗息鼓,这样反复循环且看不到终点已经严重影响心智了。甚至于 我曾经自命为 我是一个适合逆风飞翔的人,也受不了扑腾两下翅膀就打雷下雨,好不容易翅膀修复好了准备再次起飞时又来了……结果是 彻底沦陷了,所谓躺平了,无论心智还是行动、思考、自律、规划、统统抛之脑后,有的只是情绪~已经彻底沦为一个低阶高级动物;
由此产生的行为就更倾向于易学易用以传播、流于表面的行为和喜好:刷视频(此前我没有抖音到现在也没有,因为抖音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浪费时间的且无任何意义的事情,但现在很多消息信息传递也是用这个渠道因为速度更快、传播更广;所以我选择使用了微信视频号,一开始只是偶尔+选择性地看,后面晚上睡觉+空闲时间+早上起来拿起手机看完朋友圈就顺手点进去看视频,一看至少一个小时起步……
我想说,太恐怖了,这种被各种碎片化填满时间、各种观点浮于表面、没有一个间隙可以让你深度思考,有那么一瞬间我想把手机扔得越远越好。
这种感觉不亚于“疲于奔命、过度劳累容易变笨、过度情绪容易变傻”,简直就是新型“精神鸦片”填充了时间、思想、行为、关键还是很享受,结果毫无用处……;
越发深刻体会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会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不同程度的懈怠会取的不同程度的顽劣”。 这些行为影响深远,不仅是表面时间被浪费而是无形中养成顽劣的习惯,而好的习惯养成是日积月累的、修正坏的习惯也是耗费大量精力的且不易修改的;
警惕到了这个恶劣习惯的养成趋势,及时强迫自己修正,例如:这几天扔掉手机专心打扫房间、整个人的状态和心情都好多了。接下来才可以坐下来冷静、安心的整理思绪,为什么一定要先动起来心才能静下来?因为我发现此前的状态已经形成习惯只要拿起手机就鬼使神差的刷视频,一发不可收拾。
悟:
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或许当我们遇到人生麻烦事的时候也可以快速转移注意力,做其他事情,再回头过来仔细思考当下问题,或许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永远不要情绪失控、冲动,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到做到,只有自己做到言行一致、看重自己的承诺或者行为,才可以深度影响别人不可挑衅自己的一些原则,否则自己说的话和行为也都会是一个不被重视、举无轻重的人! 自己的口碑要自己建立。
不能任性、随着情绪、性子随意调动支配行为,这样很糟糕,也会被人看轻。
被环境影响的感悟:
外在大环境对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人在某一个阶段能够被影响过大说明这个人在这个阶段本身能力不够,能力天花板能够被当下环境影响,要么提升能力突破环境的影响,要么换个环境辅助能力成长; 越是优秀的人越不容易被环境影响,例如 刚参加工作那么影响本身的就是就业环境和市场用工,想不被市场就业和用工影响 要么就是改变环境 自己成为主导者,要么就是改变自己 去一个更好的就业环境 让自己镀金 得以成长!
如果都不改变处于骑墙状态,自己还天天抱怨、舍不掉、断不开、最终伤害的只是自己,让自己进入恶性循环,影响自身磁场! 或者是有目的的存在,总之自己要懂得能否实现、图什么,不抱怨、不埋怨、不计较。 只要自己得以成长遇到的人会越来越优秀,身边的垃圾自然就会被我抛远,所以何必花费力气和他斤斤计较 消耗自己呢?
前提是没有判断准确可以耽误时间去甄别,但一定判断准确立刻远离,不要过度消耗,这是很挑战人性的一件事情,没有自信可以把控人性、挑战成功 那就放弃。不要消耗自己了。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适应就好了,妥协就好了,一定是适当不是无限,如此寻找一个互相舒适圈得以相处下去。
这里的环境指除了自身以外的所有,例如生活的环境、身边的一个人对你的影响,社会的环境、营商环境、等等;
2022.4.24 Ivy
我到西安正儿八经四个月被封3个月,实属心累,但今年的计划和目标还未有任何进展,必须迎头赶上,加油了!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gaxk0Bf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