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市值仅30亿左右,凭借疫情两年内手套市场的量价齐升狂赚144亿,最高市值达到1000亿的英科医疗,为何今天市值只剩下150多亿?
首先,我不是马后炮,我在上年初就一直炮轰英科医疗,例如这贴网页链接,现在我们简单概括英科医疗至今市值为何仅有150多亿?
按照正确的投资逻辑,英科疫情前市值30亿,两年又赚了144亿,理论上最低极限估值应该在175亿以上,现在仅有150几亿,是否低估?
两方面进行解说,1是市场如何走向,2是赚到的钱如何走向。
市场走向,我们从最简单的口罩说起,口罩市场是很低的门槛,在2020年2.3月,口罩的熔喷布由正常价格2万最高涨到50万,但不用一个月就开始暴跌到10万元,之后一直跌到今年的1.5万元左右。整个过程理解很简单,价格的暴涨是由于短期内的需求暴增,而价格在高位迅速下降也是由于产品的门槛不高,高额的利润驱使短期内供给就可以暴增,而目前跌到1.5万比疫情前还低,现在每吨熔喷布的利润已经比疫情前要低甚至在亏损边缘,随着后面疫情的不断减弱,市场萎缩,整个产业就到了微利亏损,产能逐步清出的阶段了。
英科的手套,生产门槛比口罩高,扩大产能的时间也比口罩长,因此,英科的高盈利虽然维持了2年,但从经营指标里能看到,英科盈利最高的季度是2021年的一季度,随后不断的滑坡,股价高点出现在2021年1月,也就不奇怪了。
市场的走向首先影响了股价的大致走向。
第二点是赚到的钱如何走向?
大股东高价违规减持,意图很明显了,套现走人。另外2020年与2021年的年报显示,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达到-114亿,简单可以理解为我赚了144亿,但我又投了114亿去扩大手套生产和其它的一些投资项目上,这两年的分红总额仅仅是利润的10%不到。
我们不去猜扩大生产的投资是否有中饱私囊的嫌疑,就算没有,扩大的生产能换来多少的投资回报,相信今年一季度的利润也告诉给你们了,所以投资出去的钱不能作为市值的支撑点,可以打七折甚至五折了。
我想,如果英科不投那114亿出去扩大生产,而是并购了其它一些有质量的高新企业,即使主业衰落了,投资出去的也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对股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结论:市场的走向,赚到手的利润走向,对股价形成了双杀,股价从195-28,跌幅85%了。
海控会不会走英科的老路?
口罩是三个月到达顶点,两个月就恢复正常的周期,医疗手套是15个月到达顶点,7-9个月就恢复正常的周期。
集运?目前盈利顶点在哪,还没有看到,每个季度全球集运的总盈利都在刷新记录,有人说,去年8.9月的运费2w多美金就是顶点,现在都降了一半了。说这句话的代表着两个字—无知,看看动力煤主力,2021.10月动力煤主力价格到达1900多,目前才840多,你会因此说煤炭上市公司崩盘了?恰巧今年煤炭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纷纷在刷新盈利记录,股价表现也是最耀眼的板块。
集运需要多久到达周期的顶点?从2020.7开始目前已经22个月,仍未看到盈利顶点,今年超过去年也是大概率的事情。明年怎样?那就需要大家自己对集运供需的瓶颈有一定的分析了,根据以往50年的历史,集运的景气周期5-10年,衰落周期经常都在10-15年左右,一个完整的周期跨度高达15-25年。
那么集运赚到的钱会流向哪里?目前除了海控的历史因素造成的低分红15%,其它集运公司分红基本在40-60%的幅度,而其它集运公司的分红也在预示着军备竞赛目前并没有开展,不然不会大比例分红,这一点我们自己要会看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动向,我上几次也分析过的,网页链接。07年远洋经营现金净额220亿而投资净额-190亿,2021年海控经营现金净额1700亿而投资净额-85亿,你说军备竞赛就是天荒夜谈。
海控赚到的利润走向,会加大分红?可能性越来越大。
会回购?看目前股价表现,回购增持可能性越来越大。
会并购高其它资产?买回办公楼已有公告,但花费不多,后续可能继续买,总额应该不会大。
会加入军备竞赛?前面没有,后面还要继续观察,但大概率不会。
综合市场走向,综合利润花费走向,给予海控买入评价,目标39元,对目前价格14.5大概上升空间150%。
如果后面价格低了,我会发表符合我的预期。这么多首席分析师都这么厚脸皮了,凭什么我的脸皮薄?
$中远海控(SH601919)$ $英科医疗(SZ300677)$
本话题在雪球有24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本文转自: http://xueqiu.com/9252324442/220157893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