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精读系列讲座之一:谁解其中味
讲座内容: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著名的美学理论家朱光潜先生谆谆的告诫犹在耳边回荡。
4月27日(周三)14:30,外研人文以这套“红楼梦”蒙古王府藏本为底本,伴您一起共赏红楼、细品红楼……
《红楼梦(蒙古王府藏本)》简介
《红楼梦》的两个系统
-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八十回传抄本系统,因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批,称“脂评本”或“脂本”,通常根据抄本上题写的年份或者藏者的情况来命名,现存11种。
-
乾隆甲戌年脂砚斋抄阅再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甲戌本”;
-
乾隆庚辰年秋月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庚辰本” ;
-
题 为《石头记》的清阿拉善蒙古王府藏本;
另一个版本系统是经程伟元、高鹗整理排印的一百二十回本及在此基础上翻刻的程本系统,这个系统中版本经常被称为“程高本”,有“程甲本”“程乙本”(“程乙本”的印行结束了《红楼梦》的传抄时代)。
何为“蒙府本”?
-
“蒙府本” 原抄本名为《石头记》,因其曾为阿拉善蒙古王府藏本而得名,并非用蒙文所写。
-
“蒙府本”是一部在脂本系统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献。
-
2013年,华宝斋和西泠印社影印出版了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线装三十二册,四函,十二卷,每卷十回,计一百二十回。
-
2021年外研社出版的《红楼梦(蒙古王府藏本)》就是以《蒙古王府本石头记》线装本为底本整理排印的。
“蒙府本”的递藏故事
-
2011年8月,北京曹雪芹学会筹备“纪念《红楼梦》程甲本诞辰 220周年学术研讨会”。清皇室后人达锐女士及其先生王年主动与曹学会取得联系,在访谈中梳理出了蒙府本的近代流传脉络。
-
达锐的父亲一支是内蒙古阿拉善亲王家族。阿拉善和硕特旗系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
-
蒙府本在王府的第一代藏主,即是内蒙古阿拉善卫拉特部第八代扎萨克和硕亲王塔旺布里甲拉(1871 — 1931),俗称“塔王”,即达锐的爷爷。
-
晚清时期,塔王在北京琉璃厂书市淘得这一抄本,爱不释手,后将其传给长子——第九代亲王达理扎雅,俗称“达王”,即达锐的父亲。达王与妻子金允诚对此书极为珍视,悉心保管。
-
1960年,为了国家文学事业和《红楼梦》研究的发展,金允诚忍痛割爱,将这套清王府家藏珍本捐出,成就了一段红学佳话。此后,蒙古王府藏本《石头记》曾多次影印出版,在红学界引起广泛讨论。 递藏脉络:北京琉璃厂→塔王→达王、金允诚→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
-
冯其庸先生得知蒙府本近代递藏过程后,认为蒙古王府是该本 的近代藏家,该本应命名为“蒙古王府藏石头记”。
-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曾影印出版,但排印史一直是空白。
-
“蒙府本” 首次以排印本的方式面市,不仅使广大社会读者有了全新的可选择的普及读本,在《红楼梦》出版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红楼梦(蒙古王府藏本)》的独特价值
-
“蒙府本” 是带脂批的一百二十回完整版本(“全璧本”)。
-
“蒙府本” 是脂本系统中罕有的带有后四十回的手抄本。
-
该本前八十回基本同庚辰本、戚序本,程伟元序、后四十回等由阿拉善第八代蒙古王爷——塔旺布里甲拉组织补抄,所据版本不详。
-
独出的批语与其他脂批本的风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小说人物称谓、语言风格、评批价值观等。
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小编,持续为您分享!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tYxq91H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