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不到一周,就是你一周岁的生日了。
就如同关于你的未来,我不知道如何计划一般,对于这过去的一年,我似乎也不知道从何回忆。
那就来一个意识流吧,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可能更多的是妈妈的心路历程吧。
【学习如何尊重式育儿】
在过去的一年里,妈妈从面对你的手足无措,到现在能跟你自如的进行沟通交流,
哪怕你至今还没能叫我一声妈妈,或说出任何一个有意义的词组,但大多数时候,我能猜到你的需求。
在学习当妈妈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还记得最开始几个月中,妈妈和姥姥姥爷在安排你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无数次的冲突。
姥姥告诉妈妈,要无条件的满足你的一切需求,要让你感受到满满的爱。
一开始,我对于按需喂养和抱哄入睡是极度反感的。
我觉得,这种无度的满足,会把你惯坏的,我害怕让你变得贪婪,更害怕我会被孩子绑架了所有的自由。
于是我开始四处寻找答案,以找到理论支撑。
【樱桃和奥利奥的故事】这是马蕾医生讲的一个关于按时喂养和按需喂养的生动小故事,破除了妈妈心中的芥蒂。
一开始迷信按时喂养的妈妈,在你哭着想喝奶的时候,却看了看表,掐指一算,
发现距离上次喂奶的间隔还没达到预期的时间,于是选择不给。
因为有一些文章告诉我,频繁母乳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
殊不知,你的需求和频繁母乳之间根本就不会划等号。
你在饿了、渴了和想要寻求安全感的时候,都会渴望能在妈妈怀中吃上几口,而大多数时候,你根本不会无故频繁喝奶。
妈妈也在和你默契互动后,逐渐能够判断,你的哭闹,什么时候是想要喝奶,什么时候是想要陪伴玩耍。
这个技能,在没有当妈妈的时候,我是非常困惑的,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达成的目标。
蒙台梭利博士关于育儿的核心概念是观察。让妈妈在了解你需求的过程中,获得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哈哈哈,其实你的一举一动,早就告诉我所有的答案了,关键是妈妈有没有用心陪伴和观察呢。
【你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现代的精细化和科学育儿,让妈妈学会了好多新词儿呢,例如大运动、精细动作、社交能力、认知和语言能力等等。
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一个技能必备清单。一开始妈妈特别热衷去对照清单,看看你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渐渐地,妈妈开始忘记清单,而期待你带来的各种成长的惊喜。
从会翻身,到会坐起来,到会匍匐前进,到手膝爬行,到扶着站,现在可以扶着走的溜溜的;
从拿到食物捏得稀碎,到现在能精准投递到自己嘴里,并享受美食;
从拿到一切东西都往嘴里塞,到现在开始用小手研究……
发现从站在能力测试的角度审视你的成长,到现在作为旁观者期待你的成长,立场变了,心情也跟着豁然开朗了。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节奏,你一直都在努力成长,妈妈要做的就是,陪在你身边,给你加油,为你喝彩。
悄悄告诉你,你的大运动真的太厉害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还是一个需要及时放电的永动机。
关于成长节奏的另一个感触,就是你的睡眠能力随着月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在4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疯狂于各种睡眠训练的事情,期待你能变成一个在自己婴儿床上自主入睡的天使宝宝。
为此,妈妈阅读了小土大橙子的睡眠宝典,还跟着糖果妈妈进行睡眠安排,也和无数的妈妈沟通请教。
经过这一系列的探索和折腾后,妈妈体会到了一个重要的育儿心得,那就是,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一条巨大的鸿沟。
就拿自主入睡这个事情来说吧,不管是理论还是睡眠教练都强调自主入睡的许多必要条件,包括合理的日常作息、饮食安排和对于宝宝哭闹的忍耐力。关于前者,是我喜闻乐见并乐意追求的,而后者,是我无法忍耐和难以克服的。于是,在睡眠训练这件事情上,
也就一直止步于规律作息了,入睡方式也就停留在抱哄入睡和奶睡了。当然,经过和儿保医生沟通以及看了马蕾医生的文章后,
我也决定放弃睡眠训练这件事情了,于是,妈妈和姥姥姥爷的关系也和谐了不少呢。
直到最近,也就是11个月龄之后,你的成长自然而然的带来了许多变化,充满着惊喜。例如,白天睡觉,随随便便能睡1个小时以上,中午觉更是妥妥的两个小时以上,根本不存在小觉短的问题了。到了入夜这一关,尤其是五一假期爸妈一起陪着入夜后,你已经好几次能自己在床上睡着呢,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自主入睡吗?关于夜奶,也是非常的省心了,不再出现夜嗨模式,并且有减少的迹象呢。
关于你的成长,妈妈会抱有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呢,静待花开!
【榜样的力量和学会放手】
培养一个快乐的宝宝,这是妈妈一生的追求呢。
周围很多人见到你,都会夸赞你是一个爱笑的宝宝呢。
关于爱笑这件事情,妈妈想了想,大概是做对了两件事情呢:
其一,榜样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见到你也都是笑脸盈盈,你有了重要的模仿对象,自然就爱笑了呢。
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并模仿大人的宝宝,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你树立学习的榜样。
于是,妈妈也开始变得更加自律和努力,因为想要成为那个值得你学习的榜样呢。
其二,学会放手
尊重你的选择,并为你创造一个尽情探索的自由且安全的空间。
在你能够自由爬行后,家里的角角落落,基本上都是你可以随意探索的空间。
还记得一开始,妈妈也学着大多数人的样子,给你安排了安全围栏。
奈何你并不愿意待在这舒适圈中,除非有人陪伴,只要你单独待在圈里就会哼哼唧唧,还会趴在栏杆上向外求助,渴望圈外的一切事物。
于是,我们开始学着放手,让你在跌跌撞撞中自由探索。你可聪明了,基本上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或磕碰两次。
渐渐地,你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我们也对你越来越放心,因为我们知道,你已经学会保护自己啦。
祝你周岁快乐!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AB2cDoE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