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野生美洲虎(左)和圈养美洲虎(右)的股骨进行 X 射线扫描
图源:HABIBA CHIRCHIR
动物园管理员早就注意到野生动物和圈养动物之间的差异,但之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猫科动物的头骨上——圈养的猫科动物的脑袋通常较大,牙齿较弱,因为它们不会咀嚼野生猎物坚硬的皮肤、肌肉和骨头,而是食用人工制成的营养均衡的糊状食物。
与人类一样,重复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骨骼强度和质量,圈养猫科动物的活动范围比野外亲戚要小得多,但是究竟差多少人们并不清楚。新的研究中,马歇尔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家选择了四种分布范围截然不同的大型猫科动物:美洲狮、猎豹、美洲虎和美洲豹,这些大猫在野外的活动范围差异很大,例如美洲虎的领土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而美洲狮则有 250 平方公里。
通过比对20世纪中叶的野生猫科动物和圈养猫科动物的腿骨样本,美洲狮的股骨密度大约是野猫的五分之四,而它们的肱骨只有四分之三的密度。研究人员认为主要的因素应该是缺乏锻炼,但是动物园里的近亲繁殖也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fq8sjEp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