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疫情反扑,上证指数一度跌破3000点。
事实上,2022年后的全球动荡,早已导致金融市场持续低迷。
前两天还在知乎刷到一个热门话题:股市大跌,金融从业者会不会失业?
这让我想起,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
我毕业后去了一家车企。前两年车市寒冬,公司裁撤近10%的员工。
这些员工主要是零件工程师,负责对接供应商和外方,不负责技术研发,只负责流程推进。
裁员之后,原来主管一个零件的员工,现在负责两个零件,公司很快就恢复正常运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一位负责底盘性能评价的同事。
这份工作很吃经验,因为底盘性能很难量化,只能基于员工的主观评价。
公司裁撤一名底盘评测工程师,短期内很难找到经验同样丰富的替代者。
尽管他没有被裁员,我这位同事后来还是主动请辞,离开了公司。他跳槽去另一家车企,工资立刻涨了50%。
不知你是否发现,无论市场环境如何,总有一些人能站稳脚跟,无惧行情的波动,时代的浮沉。
荣耀CEO赵明曾说:“纯靠行情发展的人,也许会变得有钱,但不会变得值钱。”
无论是金融行业,还是其他任何行业,其实都逃不出这个底层逻辑。
行业资源会过剩,
核心技术不会
电影《华尔街之狼》里,有这么一段情节:
乔丹·贝尔福特毕业后入职华尔街一家证券公司,经过一年的实习考核,顺利成为股票交易员。
就在他取得上岗执照的第二天,也就是1987年10月19日,美国遭遇前所未有的股灾。
乔丹所在公司,包括他在内的所有股票交易员,一夜之间全部下岗。
而当市场回暖,乔丹重返华尔街时,发现当初负责风控调研的专家,从来没有离开过。
从电影到现实,重复同样的道理。
一个行业无论遭受怎样的冲击,只要继续存在,必然需要相应的人才来维系。
市场波动可能会造成需求过剩,但过剩的,从来不是对核心技术的需求。
2019年,上海市人事局等印发的《上海市金融人才开发专项目录》,将风险管理和控制人才,列入高层次人才。
此外,2021年,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认证入选《上海市重点领域(金融类)“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和《浦东新区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
其实不仅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相继将FRM持证人作为重点引入对象。
同为金融从业者,面对萎靡的金融市场,为何有人担心失业,有人被多方追逐?
原因在于,有些能力是用来左右行情的,而不是被行情左右的。
就以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从业人士为例。
市场越是低迷,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企业为了规避损失,就越是需要风险管理的人才。
基于这样的供需逻辑,哪怕最近几年全球资本市场不断震荡,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从业人士的需求曲线却稳步上升。尤其在投资银行领域,只要业务达到一定规模,必须要有风险管理部门的批准才能进行。
根据2021年美国Salary网站公布的数据,对于全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从业人士,主管级别的年薪中位数为107,093美元,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薪更是能涨到143,254美元。
人们常说,只要迎上风口,谁都可以上天。
但离开风口依然能留在天上的,注定是那些本身就掌握“会飞”能力的人。
关于金融行业,
90%的人都想错了
2018年,我一位硕士时期的室友,突然开始准备金融风险管理师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认证考试。
我很诧异,毕竟他本硕期间的主修专业是计算机。
3年后,他已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年薪是我的3倍。
我这才发现,自己当时的诧异,和“股市低迷就不该从事金融”的观点如出一辙,只是一种基于直观感受的判断。
查理·芒格曾说:“当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很多你起初一笑而过的事情,都藏着一旦错过便后悔不已的机会。”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金融风险管理就是这样的机会。
当前国内持有FRM证书的风险管理人员,仅有22000名,相比于中国金融从业群体,占比仍然较低。
而且无论是金融专业还是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或职场人士,都可以通过掌握风险管理技能,让自己变得难以取代。
你可能会问,非金融专业的人如何与科班生竞争?
但其实,金融风险管理作为交叉性极强的领域,除了基础的金融知识,更需要较强的数学功底、逻辑分析能力,以及投资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
许多商科和STEM学科(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数学)等非金融专业者,在风险管理领域反而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Emolument网站曾调查2800名华尔街金融员工,发现超过50%的员工,属于非金融专业出生。
而在国内,无论是四大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都汇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风险管理切入金融领域,为职场发展开辟新的赛道。
他们深知,职场突围首先是认知突围。认知以内固然稳妥,认知以外才有无限可能。
实现职场突围,
第一步该怎么走?
无论哪个行业,高门槛意味着稀缺,低门槛意味着内卷,这是永远不变的道理。
一位合格的风险管理者,其知识面涵盖风险管理中的基本工具、分析技术,以及特定风险专业领域。
庞杂的知识体系以及对实操能力的超高标准,是金融风险管理对于每个职场人而言的转行壁垒。
那么,如何快速切入金融风险管理的领域?
我的建议是,设立一个能够拆分成具体步骤的目标。每个步骤都能得到反馈,从而量化自己的行动,实现更快速的成长。
很多人可能想到了考证。诚然,考证是一个很好的设立目标的方式。
但你是否想过:有人会通过四六级来肯定你的英语水平吗?
同样,金融行业的证书种类繁复,但大部分考察内容和实际需求脱轨,毫无含金量可言。
在这种普遍情况下,当我看到FRM认证的考试内容时,忍不住眼前一亮。
FRM由美国“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 简称GARP)设立,是金融风险管理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资格认证。
相比CFA、ACCA,FRM更专注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就以两部分的考纲为例。
第一部分考试内容,包含20%的风险管理基础,20%的定量分析,30%的金融市场和产品,以及30%的估值和风险模型。
第二部分的考试内容,更是涵盖了市场/信用风险计量和管理、操作风险和弹性、流动性和资金风险计量和管理、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说,这两部分考试内容全面涵盖了金融风险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许多知识点例如Var计量模型,压力测试模型,更是直接和实际工作接轨。
不仅如此,获得FRM认证的标准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项,那就是两年相关领域的全职工作经历。唯有将工作经验和考试反馈相结合,才能确保选拔出来的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
正因如此,FRM是全球范围内最受认可的金融风险管理证书。在FRM持证人的雇主名单上,除了中国四大行,更有全球顶级的金融机构。
从2010年起,FRM参考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5%,这除了反映企业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彰显着FRM证书的含金量。
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FRM认证就意味着持证人具备企业所需的识别、计量和管理风险的专业素养。
△
写在最后
市场风向瞬息万变,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靠的不是稍纵即逝的风口,而是能稳步前进的路口。
作为基数尚小、快速增长的领域,金融风险管理对绝大多数职场人而言,无疑就是这样一个路口。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你是在校还是在职,只要有心切入金融赛道,我都推荐你去了解FRM。
因为想要在未来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这可能就是你要走的第一步。
部分参考资料:
1.《上海市金融人才开发专项目录》,2019;
2.Salary.com:https://ift.tt/jXpoP12
3.Emolument.com:https://ift.tt/PvNLX6e
* 后续服务GARP协会提供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CAcaDv2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