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s://onojyun.com/2022/05/26/6102/
△ 146|相机
上海虽然还没有解封,但是有人趁着有临时「放风证」的时候可以出去走走了。这个时候,在作为管理人的「他们」心里,有一个没有被明文的规定,但是大家都在墨守成规着——盯住那些带着相机出门的人。
这里面个中原因,我不用说,你我都能说出很多,有的没的、恶意的非恶意的、有趣的无趣的、扑风捉影的和空穴来风的。总之,拥有了「放风证」的居民可以出门,但如果你带着一台相机,或是随时举着手机到处拍摄的,就会被那群人盯上,虽然他们做不出什么,但关键的时候他们还是能有理有据地指出你的问题所在,必要的时候会将这个人的资料递交向上,避免他是不是会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他们到底在怕什么,谁都不知道的,但确实有一个会让他们感到惧怕的东西存在,让他们拿出来证明,结果又找不到任何可以印证的方法。
我应该是讲过这个故事,但应该不是在每日写作的《△》里。
是有一次和老婆去云端餐厅吃法餐,因为是试营业,那个时候还是邀请制的模式。因为机会难得,加上需要有行销手段的介入,就难免会有拿着相机到处拍、回去好制作小红书的客人。我原本以为那个女的,只是拍拍自己面前的餐食,或是去开放厨房拍摄一下厨师而已。结果没想到她开始拿着她的相机在云端餐厅开始到处乱拍,终于在没有经过我们允许的情况下,拍摄了我们。
我当下就叫住了她,我问她是不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是不是要为餐厅的试营业准备素材。她说不是,只是普通客人。接着我告诉她她刚才那种不经别人允许就从别人的角度拍摄的行为非常不礼貌,她立即解释刚才只是借用了我们桌上的某个酒杯,以此作为布景来拍摄。而我觉得,她既然已经将镜头朝向了别人,无论她是否用的是景深,都应该经过别人的允许。
随后工作人员出面,解开了这场尴尬,我告诉工作人员,既然你们想朝着米其林餐厅去努力,那是不是应该从服务上把这些会给顾客造成尴尬的情况给避免了,如果我跟的是情妇一起来吃饭,我会愿意被拍照吗。这个结论逗笑了服务员和我们自己,那这个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只是那个女的,还要拿着相机过来向我证明,她真的删掉了照片,不过我拒绝了,理由是不太想跟没素质的人继续聊下去。
她也是个拿着相机的人,但不可控的程度还不及在疫情期间的上海、拿着相机在空荡荡的街上到处拍照的人——毕竟前者再怎么傻逼,最夸张也不过网红站到饭厅中间,脱掉一半的洋装、神露微醺、巧漏半个乳房、端着香槟、仰颔咬着布置在那儿的玫瑰花蕾,为自己的社交媒体拍上好几个月可以陆续发布的吸引恩客的名媛照。但是后者,从那些人的镜头里看出去的世界,虽然都是外滩的景色,但每个人能读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拍照的或许只是感叹昔日熙熙攘攘的外滩终于褪去了热闹,让人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这里的美景;而在网上看到这张照片的人,会感慨,原来上海疫情让外滩的景色变得如此地冷落;但他们会想得更多——你是不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讽刺什么,是不是想要借用上海的冷清来借题发挥……
还有一个拿着相机引起轰动、比在上海空荡荡的街上拍照还要不可控的,前几天在博客上有友邻留言时提到了,那就是陈冠希。说实话,从艳照门的事情爆发至今,我都没有觉得陈冠希有什么错。他没错不代表「那些和他有染的女性就有错」,我们先不要着急用这么二极管的思维来讨论这个问题。
拿着相机留下自己与女明星故事的陈冠希,他并没有做错什么,那毕竟是他的私生活,于法律他首先并没有犯法——相反,倒是那个通过修电脑发现电脑里艳照的最初的传播者,才是触犯法律的人。至于道德,那没话说,如果放到现在陈冠希被枪毙十分钟这群人可能都觉得不够过瘾——当然了,在看照片的时候已经过了把瘾了,再看他被公开处刑,又是另一种过瘾。
这是一个明星的私生活,而接受和他发生关系的女明星,也是他们的私生活,那个相机记录下来的东西原本一开始根本就不是用来「流传」的啊?结果到最后,一群道德卫士,批陈骂张的,私底下还不是到处在求全套的照片。
今天就讲三则关于「相机」的故事,总结一下来说就是:
傻逼拿着相机,拍的不一定是傻逼;聪明人拿着相机,看的人其中也混着傻逼;聪明的人拍给聪明人看,所以傻逼怕了,觉得聪明人是不是说了什么他们听不懂的;傻逼的人拍给聪明人看,结果聪明人不识相,傻逼便觉得看不懂的都是傻逼;最厉害的还是聪明的人拍给傻逼看,明知道傻逼看不懂,却偏要让他们觉得自己看懂了,成了大聪明。
该文章在简体中文环境下一共有12个敏感词。
本文转自: https://onojyun.com/2022/05/26/6102/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