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熟人可行吗?
家人生病了,我们医生当然知道问谁,毕竟我身边大把的医生,我也知道谁满分通过的、谁前一天熬夜考通过的、谁考试老是不及格的。但是普通老百姓就不一样了。
你把对方当熟人、对方把你当熟人吗?
如果你是转了好多圈找到的“专家”熟人,关系不近,专家也会衡量,托人情的关系是不可衡量的、很衰弱的。其次,我们努力了好久,医生对熟人会不会照顾呢?通常是流程上的、而不是医疗处理上的,比如能安排靠窗户的位置、跟你商量哪天出院,但是医疗行为上不会有差别的,比如“能不能今天住院后天手术”,“但是你还没有检查呢,没有足够的检查是不能入院的”,其实很多纠纷都是熟人做的,因为为了早点住院,免去了好多项的检查的。比如手术前没有做心脏检查,结果手术中犯心脏病身故了,而中间人早就跑了。其实,晚一天又能怎么样?
二、什么样的熟人最可信?
护士和麻醉师——比行政口的人靠谱,他们最接近医生,年年看、天天看各种各样的手术,听到的八卦也很多,他们知道那些医生台风好、年资高、态度好、技术稳定等。
其他病友——再找医生的时候可以求助。口碑宣传的力量大,所以医生也很注重个人品牌的打造和维护,良性循环。保险代理人是这样,有的人忙不过来、有的人没活干,医生也是一样的,好的医生都需要潜在的优质的客户,引流更多的患者。可以告诉医生:我们可以成为朋友,我是XX人,我可以帮你实现XX的宣传力等,这样成为医生直接的朋友,就是真正的熟人了。
三、医生交代病情是该和谁说?女婿经济学。
很多时候医生要想该跟谁讲?家属。尤其是癌症患者,家属是谈话的唯一选择。医生的小板板往往会上会写“患者不知情”,这种情况下很多事情都要跟家属商量,一个人做不了主,可能就是全家人都来商量,因为如果是一个人做的决定,那结果不佳的话,全家人都会埋怨他,他也会把怨气撒在医生身上。 女婿经济学:如果这个病人不小心知道了真相,就丧失了对家人的信任。医生就要花很多时间让其他所有家属都觉得这个事不要紧,才能让病人本身重新相信真的没事。
两个选项:一个是5000块钱的药、一个是进口的15000块钱的药。我想,虽然我工作不高,但是15000是可以承受的,从医生角度来说,从证据来看,两个药没有太大差别,进口药有时候因为批次的原,偶尔会产生过敏反应。作为医生来说,我就想用国产的,又便宜又好。
但是作为女婿,我选了15000,因为我是女婿,有天然的求生欲。因为如果稍有过敏反应,我也心安了,如果选了国产药效果不佳,我就要背上不孝的罪名。这就是女婿经济学。
家庭需要的是坚持+果敢的决策者,“女婿”其实代表的是家里这个决策者的身份。医生会跟这样的CEO角色来沟通,通常是女婿和儿子,也可能是女汉子,兼顾理性和感性。他要承担的责任是,治疗之后的后果,效果不好就是他的责任的后果。而男性,通常获得更大的包容。
四、家属收到诊断书要不要告诉病人实情?
其实病人也在演戏,病人其实知道实情,只是表现的不想让家人知道他自己知道实情。那么什么时候必须跟病人说实情?原则1、如果告知会影响治疗效果,就必须告知他。如果他不知道,他就没法做科学治疗、对未来人生做规划;原则2、如果不影响治疗效果,可以不告知。原则3、如果他知不知道都不会进行激进治疗了,只保守治疗,比如高龄病人,那也可以简单处理,“您不需要什么治疗,回家多休息就可以了”,这是不是假话的假话。或者癌症早期,告不告知都可以,患者不需要后期治疗了,可以不告诉,但是如果知道了也没关系,因为他会通过此病情认识到人生更重要的事情和规划是什么样的,会让他重新健康生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五、家属的心态:我们是一起扛枪上战场的战友,而不是只会顺从的保姆。
病人虽然生病严重,但不是因为生病就做什么都正确,比如谩骂家人、发脾气,家属都顺从。这是不对的。从一开始,就要让全家人都知道,我们要一起对抗病情的战友。把他当一个正常人,反而对病人是好的。比如:“你别躺着啊,把地扫了啊,多大点事儿”,甚至对他该发脾气发脾气,病人也会思考我的问题真的不大。
六、为什么医生让我选择治疗方案?
知情同意书的悖论。怎么可能让病人自己选择治疗方案呢?所以医生会给病人指导方向,病人和家属都要尽量相信医生的建议。通常这个建议医生已经通过慎重思考和权衡后果后的建议了。另外,不要产生“选择产生的道德绑架”,听医生的,哪怕药选了便宜的、手术选了保守的,后边没有治好,你都不要后悔,因为这并不需要家属做选择。不需要非逼自己选择那个贵的治疗方案和药品。
七、⭐医生为什么喜欢有保险的人?
穷人买彩票、富人买保险。
首先,医生喜欢有保险的人,其实这样的人有风险意识、对知情通知书里关于风险的理解更顺畅。
其次,有保险的人,治疗起来就更豪横,“我有保险,你用最好的”,也就可以避免“道德绑架”的问题,如果贵的可能更好一点点,他就可以不做纠结。医生的治疗是没有边界的,有保险兜底,医生就可以在非常广阔的空间内,选择很多可能性,不用思考帮患者早把一天管子、早出一天院、早一天上班、少吃一天药来省点钱。
所以我通常会门诊的时候就问你有没有保险,治疗方案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不一样了。
提醒:千万不要借别人去开药,这是骗保行为。但是对未来的保险购买都会产生潜在风险。
八、体检肯花钱、得病少花钱。
其实,体检本身就是省钱的方案。常规体检,就可以用最少的钱,预防大额支出。“肿瘤防治早早行动”!美国癌症治愈率的飞跃,并没有出现在医药进步之后,而是出现在“早癌筛查”普及之后。而中国仅有不到20%可以在早期发现。
什么人愿意体检?体检医院=焦虑感(担心自己生病的胆小的人)+体检获益(体检后可以入职的人)–体检成本(医院比体检机构有一点点差别,能告诉你哪有问题,也敢告诉你你没病,而体检机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优化流程,一天全部查完、报告很快出、咨询体检报告、体验舒适,节省很大的麻烦,减少不必要的“懒得去”)。建议:淡化项目的差别、机构的差别,先让家人走出体检这一步,查和不查才是最大的差别!
九、体检哪些项目?40+已经到了癌症的高发年龄,比如结节等迹象已经出现。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