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困惑法律人的基本难题,以及他们对于解决之道的探索;
-
1)判决书上有什么呢?(判决书是司法系统处理一个案件最终输出的结果,还是整个法律工厂,向全社会输出的一个产品),判决书在法律程序里虽然是终点,但是对于全社会来说却是起点。【给出判决决定,因为它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不要给出【论证理由】,因为它可能是错误的】
-
2)时间成本:(所谓的“懒政现象”:本质上是为了输出可靠性,牺牲了公众想象中所需要的效率,这是司法系统追求程序正义的一个代价)
-
司法拖延症的问题:——其实是内生于司法系统之中的,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法律的特征就是【慢】。(司法的拖延,也是要培养社会慢速的心态,这恰恰是法律取代复仇的一个重大特征)
-
-
3)资源成本:(诉讼收费背后,是整个【司法系统的运行成本问题】,是司法成本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
人工智能在法律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律师所提供的法律服务是什么?(是一种经济学上的“信任产品”,因为法律这个东西太专业,客户事先很难判断律师的质量,一切都是私人订制,靠的就是【客户对某个律师的信任】,所以赢得客户的信任,才是律师的最大本钱)
-
1)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律师,但会【提升律师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取代:核心就是判断力,【法律的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
-
2)人工智能【只能取代法官审判中的事物性工作】(“凡事讲程序”,程序的价值还在于【疏导和宣泄当事人的情绪,加深他们对判决的认同】,人工智能无法承担这个效果)
-
启发:机器人永远不会取代法律人,除非机器人能够取代人本身。
-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