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真诚相待,推心置腹,对方就是听不进去。
原本只是意见不同,后来竟发展成恶语相向。
不管怎么做,在TA面前都是错。
我们都知道要换位思考,我也替他想了,为什么还是没用呢?
如果你也在人际沟通中遇到了这些困难,一定来读读这本《我就是你啊》。
它是由法国沟通心理学家皮埃尔·佩利希耶总结多年研究经验编著而成。这本法国现象级畅销书,运用了红蓝王国的寓言故事,生动地阐述了奥姆国王翻山越岭经历七道修炼,最终成功掌握沟通方法,解决了两国水源分歧的故事。
这本书告诉我们:所有良好关系的建立,都源于对他人的正确理解。
分享几点读书启发:
一.大多数不同意见演化成为对立冲突,经历的过程是一样的。
书中说,“大多数分歧都是通过同一种方式演化成冲突的。而这与社会地位、年龄、教育程度和智商都没有关系。”
分歧的激化过程,都是有章可循的。解决冲突的前提,必须分析分歧演化的过程有几个阶段,才能一一突破、克制。
第一阶段:解释→反驳→提出论据→反驳→恼羞成怒
第二阶段:威胁→谩骂、人身攻击
第三阶段:暴力冲突→矛盾继续激化
这个过程是不断恶性循环、加剧的过程,可能两败俱伤,也可能一方大获全胜元气大伤,败者心存怨恨与报复。
正确处理分歧,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让情绪控制了理智。不向对方解释理由,或试图用更多的论据去说服对方,甚至是武力去征服对方,这都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二、洞见分歧本质,消除偏见是关键。
“人类的认知天性中,从‘我’到‘你’间隔着三座大山:偏见、情绪和行动。”
面对争端,人们惯用两种办法,要么自我否定,选择逃避,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无法控制情绪,带着偏见应战。行动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并且树敌。
难得面对分歧就真的束手无策,想不出第三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吗?并不是。
探究分歧的根源,实质就在于双方都太想保护自己的利益,各抒己见而忽略对方传递出的信息。
更可怕的是还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只愿意相信自己听到看到的表象,相信错觉,从而引发愤怒的情绪,导致矛盾激化。
因此,出现争端时,最关键的是克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静心探寻情绪背后的深层原因,分辨哪些是错觉,哪些是事实。
但因人性中的迷之自信,通常会产生4种错觉,阻碍了事实的发现。
第一,别人不同意我们的看法,通常会认为对方是与我们对着干?其实是他有自己的需求。
第二,别人威胁我们的时候,通常会认为对方是想让我们害怕?其实是他自己感动恐惧。
第三,别人侮辱或批评我们的时候,通常会认为对方打算伤害我们?其实是他正在经历痛苦。
第四,别人表现轻蔑的神情时,通常会认为对方瞧不起我们?其实是他鄙夷自己,为了平衡自卑心理而试图用高高在上来伪装。
这4个错觉根源就是我们固有的偏见。所以解决争端的第二个关键,就是洞见对方表象后的心理,理解和包容对方。
三.几个小妙招帮你实现双赢
1、语言沟通时,不使用“但是”,用“和”代替。不卑不亢地维护自己的要求,又能稳住对方情绪,理解对方。
2、多使用并列的智慧。将双方利益视为一个整体,找到同时满足的条件,避免冲突的发生。
3、反复确认对方的观点,创造条件,使双方满意的方案有出现的机会,实现共赢。
4、提出双赢的解决方案,互相护持、合作、分享利益。
在书里,蓝国国王奥姆正是利用这4个小妙招,自他相换的技巧,让红蓝两国人民成为了命运共同体,成功实现了追求本国利益时也能兼顾到他国诉求,共同发展。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可以利用自他交换的技巧举一反三,实现妥善处理沟通问题。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MFsqTN9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