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s://www.latepost.com/news/dj_detail?id=1688
日本资产负债表又想奋斗了
今年一季度,日本企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11%,连续 8 个季度高于上年同期水平,非软件业日本企业的资本开支连续 4 个季度高于上季度。
研究机构瑞穗研究技术公司说,企业重新扩大资本开支体现了强劲的投资意愿,尤其是非制造业,因为日本国内服务消费正在回升。
对资本支出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是面向企业的机械(71.3%)、房地产(27%)和货物租赁和租赁(25%)。另据市场机构统计,日本 5 月制造业 PMI 升至 50.6%,为近七个月来首次处在扩张区间。
根据野村综研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研究,日本企业曾在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中都先想着还债而不是举债扩张,导致经济衰退,最后只能凭借政府向银行借钱投资,维持一定的增长。
我们注意到,自 2018 年一季度以来,日本企业(非金融)和私人杠杆率开始回升,侧面反映了他们重新扩张的意愿。当地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年化新增贷款和贴现额(连续 12 个月),在今年 4 月达到 16.81 万亿日元(约合 8555 亿元),仅次于新冠疫情刚爆发时期。
另外,一季度日本私人消费和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分别拉动名义 GDP 增长 3.1% 和 1.4%,前者接近 1992 年以来高点,后者接近 1995 年以来高点。
日本央行近期的问卷调查支持了类似的扩张判断,认为当地进一步放松的新冠防疫限制和国际游客回归所引发的劳动力短缺,让服务行业短期重燃投资冲动。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 Harumi Taguchi 也看到了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和加工业的强劲增长。
日本股市基准指数日经 225 年内上涨 20.81%,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225 家权重公司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一季度利润仍增长 2.7%。
不久前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扩大对日本的投资,并带着接班人走访当地,和日本最大的几家商社公司一把手会面。目前,日经 225 指数点位已经超过 1990 年 7 月来峰值,但距泡沫破裂前的高点还有相当距离。(龚方毅)
Tech Weekly 丨 GPT-4 变笨了吗?
本周,许多人关注的重点不再是 GPT-4 变得更强了,而是它好像变笨了。源头是科技新闻社区 Hacker News 上的一篇帖子,现在 “Point”(衡量帖子热度的指标)已经达到 926,远超普通帖子的 100 左右,意味着绝对的热门。
“GPT-4 生成的代码错误更多了,给出的答案不再有深度了。” 发帖人说,他感觉 GPT-4 整体上比以前差得多,不清楚是自己变笨了,还是 GPT-4 变笨了。
他的感受引发许多人的共鸣,帖子的评论区和社交平台上,许多人提到类似情况:“最初的 GPT-4 对我来说,就像魔法一样,与它互动时我有种敬畏感。现在它只是一只愚蠢的随机鹦鹉。”“如果我让它检查代码,现在它会优先给出一个通用的概述。早些时候,它会将代码分成多个部分,并单独检查每个部分”。
一位 OpenAI 的工程师在社交媒体上说,GPT-4 的模型自从 3 月发布以来,一直没有发生变化,API(编程接口)并不会未经通知就调整。他并没有回应 “网页版 GPT-4 是否被降级” 的提问。
到目前为止,OpenAI 没有正式回应此事。它这周开源了一个数据集,用于改善 GPT-4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Google 人工智能科学家、开源神经网络库 Keras 的作者弗朗索瓦·肖莱(François Chollet)说,GPT-4 的表现可能与之前一样好甚至更好,变化的是人们自己:“人们有足够的时间与它互动,对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有了更现实的期望——它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光环”。
他提醒,过去六个月里,人们已经接受的 “AI can do X”(编程、写作、看病),实际上纯属虚构。随着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种种困难,将体验到人工智能能力的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工智能泡沫破灭。
根据流量分析平台 SimilarWeb 数据,ChatGPT 网站的周访问量,已经从 4 月下旬的 420 万次下降 5% 到了 5 月底的 400 万。Google Trends 统计的 ChatGPT 热度也呈现类似的下降趋势。(贺乾明)
今年高温天提前,多地为用电高峰所做的准备也提前了
近日,多地高温天气引起关注。5 月 29 日,上海录得 36.6℃,是百年来纪录的最高气温;5 月 30 日,广州最高气温 41.9℃,而此前 5 月高温纪录为 36.9℃,同日,广东过半数气象站都录得月度高温纪录。
据新华社,专家预计今年夏季高温弱于去年,但高温时长、高温范围还是比常年多。国家气候中心 3 月也预测,全国大部地区今年夏季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湖北、四川、江西、陕西、河南、安徽等省部分地区预计偏高 1℃ 至 2℃。
用电量也随之走高。5 月 22 日,南方电网最高负荷今年首次突破 2 亿千瓦,比去年提前 35 天。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夏季最高用电负荷约 13.7 亿千瓦,长时段大范围极端高温下可能达到 13.9 亿千瓦。
截至去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 25.64 亿千瓦,理论上每小时最多发电 25.6 亿千瓦时。如果只看供应较稳定的火电,每小时可发电 13.3 亿千瓦时。
据国家气候中心,今年夏季,四川东北部、湖北大部等地预计仍面临干旱天气。本周,四川威远就因水库储水量严重不足,开始限制居民用水。不过整体火电供应或更稳定。据国家统计局,今年 1 月至 4 月,国内生产原煤同比增长 4.8% 至 15.3 亿吨,进口煤炭增长近九成至 1.4 亿吨。国内动力煤最新价格也较 2021 年高点低了近五成。
光明网上周报道,最近多部门不断加大对煤电保供的调研督查力度。大唐、华电等电力公司表示已制定预案,包括提前做好储备,避免缺煤影响发电用电。浙江多市先后发布夏季有序用电工作方案,江苏省政府日前也召开电力保供会议、称坚决守住不发生拉闸限电的底线。
去年夏天,中国录得 1961 年以来最高平均气温。其中中东部区域性高温天气持续 79 天,带来一系列广泛影响。例如江西等地干旱、作物缺水减产,四川水力发电减少、多家企业因限电减产,多地报告热射病确诊乃至死亡案例。
其中,在水力发电占比超八成的四川,干旱缺水导致水电发电锐减,从 8 月 15 日起连续 11 天对工业电力用户限电停产,21 日起又对全省范围内 KTV、酒吧、美容院、茶楼等非民生用电限电,暂停使用空调系统。重庆也缺电,一度当地景区内照明减少四分之三。同期上海为应对用电高峰,也在 8 月 22 日至 23 日关闭黄浦江沿岸外滩等地区的照明灯光。
2021 年夏天国内也大面积限电,主要因为动力煤涨价、火电厂无法转移成本、进而减少发电使供电不足,此外还有地方完成能耗双控指标的考量。在广东、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一些企业被要求每周只开工三天甚至一天、错峰用电。(林广英)
环球音乐想 10 亿美元买下皇后乐队全部版权,相当于去年全市场的 1/4
环球音乐集团据称正与迪士尼音乐集团商讨,购买英国摇滚乐队皇后乐队(Queen)的音乐曲库。这笔交易可能在一个月内达成,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或将成为史上最贵的音乐版权收购。
环球想买下的曲库包括皇后乐队的词曲作品和录音作品。如果这笔交易顺利完成,不论是使用皇后乐队创作的旋律和歌词,还是直接使用他们演唱的歌曲录音,都得付钱给环球。
不过迪士尼目前否认了出售曲库的计划。
皇后乐队成立于 1970 年,成员包括主唱弗雷迪·默丘里(Freddie Mercury)、吉他手布赖恩·梅(Brain May)、鼓手罗杰·泰勒(Roger Taylor)和贝斯手约翰·迪肯(John Deacon),《We are the Champions》《Bohemian Rhapsody》是他们最出名的作品。1991 年,主唱弗雷迪·默丘里因艾滋病去世,约翰·迪肯几年后也离开了乐队。2005 年,布赖恩·梅和罗杰·泰勒重组了皇后乐队,重新开始演出活动。
全球音乐版权收购的交易总金额一般在几十亿美元左右,2021 年超过 50 亿美元,去年达 40 亿美元以上。音乐人和词曲作者出售个人曲库、公司之间互相收购是交易的主要形式。除三大唱片公司(环球、索尼、华纳)外,Hipgnosis 这样的音乐版权投资公司买下了许多知名音乐人的版权,私募基金等更多样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关注这一市场。
皇后乐队长期活跃在公众视野中,商业价值比已经去世或者退休的音乐人更高。他们全球巡回演出,2016 年还在上海举办了演唱会。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则使其影响力达到新的高峰,这部电影票房达到 9.1 亿美元,成为史上票房最高的音乐传记电影。
在皇后乐队之前,美国摇滚歌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的曲库卖出 5.5 亿美元,创下当时的纪录。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两笔交易总计也达到 5 亿美元。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则从未能打包售出曲库,受美国法律、版权管理公司、乐队相关人员等多方因素影响,他们的版权问题异常复杂,保罗·麦卡特尼 (Paul McCartney) 2017 年还起诉了索尼。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等流媒体放大了经典音乐作品的商业价值。而且这些音乐作品本身就具有版权收入稳定、长期回报的特点。更加现实的是,昔日的摇滚明星今天都已经成为高龄老人。布赖恩·梅和罗杰·泰勒今年分别 76 岁、 73 岁,他们需要尽快处理好皇后乐队的版权,这也能避免出现披头士乐队那样的问题。(实习生常竣斐)
lululemon 像奢侈品一样抗周期
通胀、消费信心走弱,似乎都没有影响 lululemon。今年一季度,lululemon 收入同比增长 24% 至 20 亿美元,管理层表示,用户的购买频率没有因为通胀发生任何变化。当季 lululemon 中国收入也同比增长近八成。公司随后上调年度收入预期,股价盘后大涨 13%。
lululemon 早已成为运动品牌的标杆案例。但越来越多观点认为,是运动休闲风格的兴起,让其得以长期、高速增长。
根据时尚界的说法,上世纪 70 年代起,休闲风格开始在美国流行,80 年代硅谷企业家开始穿着 T 恤上班,90 年代,穿休闲服上班的人从 7% 提高到 75%。到了 90 年代后期,运动装更多出现在日常场合,2000 年初已经被大众接受。
随着规则、边界变得模糊,一些更本质的需求成为主流,例如更舒适的穿着。而运动休闲意味着功能性和时尚感兼备。除了好看,人们还想要更透气的面料、更轻量的鞋底。目前在欧美主要国家,运动服饰相对服饰大盘的渗透率在三至四成(国内约 14%)。
比起时尚品牌做研发,运动品牌做时尚可能相对容易一些。业内认为,lululemon 正是抓住了这股潮流,他们确实拥有面料技术,更重要的是为女性设计出好看的、可以日常穿着的瑜伽服。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运动休闲仍是小众市场,一件运动服可能不分性别年龄,面向所有用户设计。
如今,运动休闲市场已经变得拥挤。耐克凭着专业运动形象拥有最多受众,阿迪达斯积极与潮流明星合作,主打专业跑鞋的昂跑越来越多出现在办公室。传统时尚品牌 H&M、Gap、Zara、Levi’s、甚至 Brooks Brothers 也推出了运动服饰。不过业界认为,得益于高性能,运动品牌往往能卖出更高溢价。
lululemon 可能是最极致的例子,功能性为其提供了卖高价的理由 —— 一条瑜伽裤价格大概是耐克的 2 倍,这反过来又赋予其类似奢侈品的社交属性,让人们更愿意为之买单。自 2010 年以来,lululemon 营收增长超 10 倍,股价涨超 20 倍,如今看来,它还像奢侈品一样抗周期。(林广英 邱豪)
OTHER NEWS
国常会研究刺激新能源车消费的政策措施。
据央视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李强 6 月 2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议题包括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提到,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过去近 13 年,中国一直对新能源汽车实施购置补贴政策,直到去年 12 月 31 日终止。
福州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撤销对二手房交易佣金的指导意见书。
该协会 5 月 30 日发布意见书,提到二手房交易佣金由买卖双方各承担 1.5%,总佣金比例为 3%,并表示是对 5 月 8 日住建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合理降低住房交易中介费用规范意见的落实。2 日凌晨,该协会发文称撤销上述意见书,称自己对意见政策把握不住、悖离上级精神,将深入学习领会、切实降低相关交易成本。《信息时报》两年前曾报道过,市面二手房中介费从不足 1% 到 3% 不等。
中国百强开发商 5 月销售额环比下跌。
5 月内地前百开发商合同销售额环比下跌 14.1% 至 5492 亿元人民币,交银国际认为主要受二三线城市销售放缓以及劳动节长假期开发商减少推盘影响。在前十开发商中,国企的数量维持八家,仅剩碧桂园和龙湖地产两家民企。
另外,26 家上市开发商的 5 月销售额环比下跌 13.2%,同比升幅从 4 月的 28.7% 收窄至 2.6%。但是,上市开发商 5 月合同销售均价同比上升 15.6%,显示出改善性和高端需求的强势。
前麦格纳副总裁黄振宇接管小米汽车供应链。
据 36kr 消息,小米汽车进行了多项高层职务调整,其中,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兼任汽车部供应链部总经理,向汽车部 CEO 雷军汇报。黄振宇曾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参与过北汽新能源和麦格纳合资合作的首款车型的生产,拥有丰富的供应链把控经验。此外,之前负责供应链的副总裁李肖爽转向市场业务,兼任汽车部市场部总经理。
青岛降低非限购区域购房首付比例。
此次新政内容是降首付、宽限售、试点房票制,同时刺激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具体包括:
- 非限购区域的首付比例降低为首套最低 20%、二套最低 30%,市南、老市北作为限购区域不变。
- 新建商品房出售条件由网签满 5 年变更为网签满 3 年,取证满 2 年,二手房出售条件由取证满 2 年变更为取证满 1 年。
- 推行二手房 “带押过”“优鲜卖” 模式,鼓励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征收补偿货币化安置,试点房票制度。
据 Choice 数据,青岛新房成交量在 3 月达到 7834 套后连续两个月下降。
百亿私募半夏投资认亏卖出地产股,并解释了为什么。
在 5 月报告中,半夏投资承认上月净值大幅回撤,称一方面是因为持有的地产股等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是产业链下游去库存行为导致商品多仓跌幅远大于空仓跌幅。半夏投资还复盘了 “地产销售滑出临界值” 的前因后果,包括收入预期下降、消费信心未完全恢复等。此前半夏投资预测房产行业景气度会进入上升周期,但地产需求在二季度再次下滑创新低,预计 2024 年上半年才能触底。
京东称 “618” 带动的新购用户比去年同期多三成。
不过京东没有说明统计口径(网站、App 或者小程序)。与此同时,京东还公布了截至 6 月 1 日的各项销售数据,美的、海尔、格力等三十多个家电家居品牌成交额破亿,手机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了 10 倍,京东还提到健康、服务、地标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等品类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Meta 转变对远程办公态度,要求员工每周现场办公 3 天。
本周四,Meta 通知员工从今年 9 月起需每周至少来办公室工作 3 天,不包括原本就受雇于没有办公室地区的员工。这是公司今年提效计划的一部分,3 月公司还宣布裁员 1 万人。疫情期间,CEO 扎克伯格允许所有员工远程工作,并表示 “好的工作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但今年 3 月时他表示,现场工作的人绩效表现更好。亚马逊今年也要求员工每周返回办公室工作 3 天,并引起数百人抗议。
实缴资本、高管门槛大幅提升,5 月中国仅 2 家私募机构通过登记。
由于 5 月 1 日实施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大幅提高了实缴资本和管理人、股东门槛,当月仅有 2 家私募机构通过登记,创下历史最低纪录,相比之下 4 月通过登记的私募机构有 139 家。根据私募新规,基金管理人实缴货币资本须不低于 1000 万元,而现有近半数私募基金不满足这一条件。此外,新规还要求私募基金高管应具有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新冠连续 5 周成为北京报告发病数最多的传染病。
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今年第 21 周(5 月 22 日至 5 月 28 日)疫情周报显示,当周北京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 16 种 30750 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的报告发病数已经连续 5 周居传染病之首,整体法定传染病发病数则环比之前一周上升超 5000 例。
Meta 抢在苹果前发布 MR 头显新品。
当地时间 6 月 1 日,Meta CEO 扎克伯格在个人 Instagram 上官宣了最新的 MR 头显设备 Meta Quest 3,新设备性能更强也更加轻薄、售价 499.99 美元起,Quest 3 的一大亮点是虚实融合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用户可以直接佩戴头显设备在现实世界自然移动。不过该设备的详细信息要等到 9 月 Meta Connect 大会上公布,预计之后才会发售。
Meta 一般到 9 月的 Connect 大会才会公布硬件新品,这次抢跑很可能因为 4 天后的 6 月 6 日,苹果也将在 WWDC 上正式发布首款 MR 头显设备。上月底,Meta 还邀请了资深苹果记者 Mark Gurman 体验 Quest 3。Gurman 评测后认为,Quest 3 在 MR 体验、全彩透视功能及内容库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尤其是价格只有苹果预计定价的六分之一,可能成为苹果 MR 的最大竞争对手。
苹果要在全球新开一批店,扩建一批店。
据媒体报道,苹果公司正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新建、搬迁或改建 53 家零售店,扩张的重点是亚太地区,尤其是新增长引擎印度。中国市场方面,今年晚些时候苹果将在温州开一家新店,并升级上海的南京东路旗舰店,明年将在上海的静安寺和广东佛山开新店。
苹果目前在 26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520 家门店,其中约一半位于美国。公司内部将门店按规模从小到大分为:商场内的 “标准门店”、可沿街布置的 “Apple Store+”、位于关键区域的 “旗舰店” 和规模最大的 “旗舰店 +”。其中 “标准门店” 年收入通常超过 4000 万美元,最大的 “旗舰店 +” 年收入通常超 1 亿美元。
维密一季度中国业绩扭亏为盈,将以纪录片的形式重塑时装秀。
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维密)截至 4 月 29 日的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 5% 至 14 亿美元,可比销售额同比下降 11%。净收入大幅下降 70% 至 2500 万美元,主要由于大量促销活动,同时主品牌的库存水平也两位数下降。公司在业绩会上表示,国际业务增长强劲,其中 “中国尤其突出”,实现扭亏为盈。
在天猫 “618” 大促期间,维密前 4 小时销售额超 3200 万元,同比增长超 200%,在天猫女士内衣及家居服品类排名前三。同时,公司在业绩会上表示 “正在重塑时装秀”。今年将邀请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参加名为 “维多利亚的秘密环球时尚盛典” 的活动,并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在秋季播出。此前以模特走秀形式为主的维密秀于 2021 年停播。
高盛计划继续裁员,预计本季度交易收入下滑。
本周四,高盛集团总裁表示预计本季度交易收入将下滑四分之一,并将继续裁员,主要因为全球资本市场活动低迷,“宏观背景非常具有挑战性”。公司未透露具体裁员人数,但有知情人士表示将在几周内裁员 250 人。1 月,公司裁员 3200 人,占比 6%,是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本周三,摩根士丹利也表示预计季度交易收入将 “显著下降”,而 “投资银行业务也面临很大挑战”。
中国邮政继续跨界,首家邮局茶馆暨雪糕邮局在佛山开业。
日前,中国邮政 PostTea 邮局茶馆暨 PostGelano 雪糕邮局在广东佛山开业,茶局定位新中式茶饮,雪糕店则以低热量的意式手工冰淇淋 Gelato 为卖点。新开门店紧邻中国邮政去年开出的国内首家 Postcake 蛋糕邮局。
中国邮政一直积极跨界零售业。2021 年中在福建开了首家奶茶店 “邮氧的茶”,不过反响一般。去年初首家邮局咖啡在厦门开业,目前已在北京、南京等地开设多家门店。邮政此前还和药店、超市等合作开店,2010 年曾号称打造 “农村版沃尔玛”,但接连亏损,江西、山东等地门店全部倒闭。
本文转自: https://www.latepost.com/news/dj_detail?id=1688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