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的屁股是偏的。
每年新财富投票,策略这个行业,我都会投张夏第一。
他的每场电话会,只要时间排的开,我都会参加。
散户同志们可能对以机构投资者为服务对象的卖方研究行业不了解。
在证券市场,卖方研究一般提供交易思路和标的分析,买方机构做投资判断。卖方策略研究员明确改变观点,转向看多或者明确看空都是很罕见的。大多数卖方研究员采用的生存策略是持续看多或者持续看空,利用幸存者偏误,总会对一次嘛。万一有一次全市场只有我一个人看多(空),逻辑还对了,那就牛逼大发了。还有一种生存策略较马后炮。策略管策略写,把想法和逻辑写出来,结论尽量模糊一些,事后做诸葛亮。标志性用语是“正如我们所料”。这种研究员占大多数,毕竟后验特别容易。但是他们也有他们存在的价值,毕竟他们讲了一个事物演化的逻辑,故事讲好了,也可以赚钱。有一种圈外的卖方研究员,叫李大霄。散户朋友们会比较熟悉,但是机构圈内没有人关注。他主要的流量靠散户,类似网红。对错不重要,关键是曝光度。
买方干什么呢?首先分辨这个研究员是哪一类的。如果是李大霄类的,那就当盘后的笑话聊一聊。如果是马后炮类的,就略过结论看逻辑;如果是死多或死空,那就顺风的时候略过,等套牢的时候找心里安慰或者坚定信念。
真的是千年才能找到一个观点清晰,逻辑通顺,方向明确的卖方研究员啊。他其实替买方把活干了。
回到正题,他这么说是有道理的。
站在2021年底,A股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估值贵。
站在2022年4月底,宁王跌了多少?宁王的小伙伴们跌了多少?茅跌了多少?客观说,估值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现在市场上满是一把把25倍的消费股,20倍的成长股,5倍的周期股。
现在市场在担忧什么?
封城永续扩大化,供应链中断,房地产持续下滑,居民收入下滑,一季报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外资撤出。这些悲观的情景市场是否预期到吗?全都预期到了。上海占了全国一半的机构投资者。全国一半的基金经理在家或者公司被持续关了1个月。若是看盘没抢上团购,有些可能还这辈子有史以来第一次挨了几天饿。情绪能不悲观吗?那应该是绝望。你想想,这批人如果放出来恢复工作,情绪将有多大的反转?
别怀疑,卖方已经开始推送在线心理专家辅导服务了。
短期来看,似乎也不能更糟糕了。首先,所有带权益的产品基本都处于深度亏损区间。众所周知,这个区间是很少有赎回的。无论理财产品还是公募基金,负债端都相对稳定。
其次,疫情管控还能更严吗?站在这周来看,似乎只会改观,不会更糟糕了。
房地产现在和疫情管控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救市政策都出了,唯独等待疫情高峰过去,生活恢复。
一季报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外资撤出,这些事情都已经发生。
那么还有什么未被定价的利空呢?
所以站在这个时点,从胜率的角度出发,似乎到了一个不应该看空的时点了。当然,站在赔率的角度,大可从潜在增速下降的角度批判反弹的幅度。但那不应该是当下的核心矛盾。
毕竟,当一切负面因素都超出了想象力的极限,接下来也只能是反转了。
想想去年初的煤炭,年中的双控,年底的房地产。所有大波段的反转和拉升,都来自于极限施压后的上跳。
借用华为的广告歌:Dream it possible.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土豆先生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7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多位券商首席认为A股已经触底,即将迎来反攻时刻,现在是「人弃我取」的好时机吗?
A股:2022年4月21日市场分析和2022年4月22日市场预测怎么样?
本文转自: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29425809/answer/2459157917?utm_campaign=rss&utm_medium=rss&utm_source=rss&utm_content=title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