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新的一年开启,很多人都会立一堆Flag:一年读50本书、瘦出马甲线、早晨5点起床……
只不过,有些人的新年计划,只是简单地改了一个时间,内容却从未有任何变化,可谓“年年定计划,年年老计划”。
制定计划易、实现目标难,人们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责备意志力不足、行动力欠缺。
可是《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的作者斯蒂芬·盖斯却告诉我们,人们无法做到持久改变的原因并不是自己,而是所采用的方法。
人们为了达成目标,总是倾向于制定饱满的行动计划,却没有想到“饱满的计划”恰恰成为了最大的障碍。
盖斯采取“每天1个俯卧撑”的微小行动,在两年之内练就出强健的体格。他创立的“微习惯”策略,帮助无数人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模式。
微习惯,只需要设定微目标、采取微步骤,只需要面对微压力。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
无论是意志力薄弱的人,还是自律力不足的人,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实现人生翻盘。
一、微习惯,只设定微目标
很多人都知道阅读的价值,也制定了每天的阅读计划。可大家实在太忙了,忙到会忘记一些并不紧急的事情,直到深夜临睡前才想起来今天还没读书。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每天读50页,在一天的劳累之后,这个目标本身就会让人产生畏难情绪,很容易就会选择放弃。而放弃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会接连不断。
可假若我们的目标很小,比如仅仅是读2页书,即便困意十足时也能轻易做到,放弃的机率就会小很多。
微小的目标,会降低的内心感知难度,更有利于迈出第一步。
微习惯策略,通过设定轻易就能实现的目标,构建持续做某件事情的脑神经回路,建立对坚持做下去的信心。
也不要小看微目标的价值。每天读2页书,一年下来也能读完好几本;每天写50个字,一年之后也能累积上万。
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在时间的加持下,微小的目标累积在一起也足以改变一切。
二、微习惯,只需要微行动
物体的惯性在运动开始前最大,一旦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继续下去都会变得很简单。
同样的原理,一旦我们开始行动,内心的抵触就会减弱。
如果实现目标所要做的很简单,比如只需打开书读5分钟,你还会犹豫要不要开始吗?
微行动是微习惯策略的基础,这些“小得不可思议”的动作,构成了通向成功的阶梯。
而且,由于行动很少,还没有什么感觉就完成了,我们往往就会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
正如作者给出的公式:一小步+想做的事=较高的进一步行动的可能。
微习惯策略,使我们不会在还没开始做的时候感到困难,而在超额完成时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人总是喜欢在舒适圈驻足,微行动则会让我们走到舒适圈的边缘,然后向外迈出一只脚。
三、微习惯,只带来微压力
人们总是喜欢强调意志力的作用,可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不一样的。
同样说要健身,有些人可以长期坚持、练出八块腹肌,有些人却在几天或几个月后就不再触及。
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和状态下的意志力也有很大差别。
尤其当我们面对压力时,意志力会被快速耗尽,然后“重复过去的做法”,于是现有习惯再被强化。这也是很多人的计划总是失败的原因。
依靠意志力做事,并非总能奏效。
微习惯策略,因为目标小、行动小,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就很小,需要用到的意志力也很少。
采用微习惯策略,能够尽可能多地保存意志力,而如果我们把意志力用来再多做一点,感觉就会更像成功者。
压力小,阻力就少;阻力少,行动更好。
四、写在最后
人总是喜欢按照惯性做事,因为人的大脑会抗拒大幅度的改变,因为人的潜意识更喜欢效率。
微习惯策略,顺应了人性特点,通过每天强迫做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以不起眼的节奏改变习惯。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如海。成功没有侥幸,有的只是的坚持。
微习惯策略,会让坚持变得更加容易、更加轻松,会让改变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8UpGEwR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