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精要》中,作者给出了高效经理人的七个必备习惯:
作为一名经理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然后才能成功地领导别人,而在此之后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团队的潜力了。
-
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不仅是经理人必备的习惯之一,也是我们大家都需要具备的基本习惯。积极主动地关注他人,向他人传递友爱,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有助于我们的职场晋升;积极主动地学习,深入思考,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效能……甚至,“积极主动”这个状态,对抑郁症早期患者来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当出现消极悲观情绪和懒于动弹的情形时,一咬牙一跺脚抓回情绪主动权,大声对悲观情绪说不,把懒于动弹的自己抓起来,哪怕就是在家里做几个原地跳,或者收纳整理家事,都能起到缓解悲伤情绪的作用。
如何做到积极主动?
使用金字塔模型,把一项巨大的任务向下层层细分成若干小目标,制定完成小目标的计划或步骤,再从下而上,由小目标开始每日行动,逐渐向大目标推进。
为遇到的困难积极寻找替代方案,不要泄气觉得没有别的选择,相信自己能找到备选方案。
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能做到的事情上,不要耗费心智去担心我们无力改变的事情。过分担心无法解决的问题,会引起管窥与短视,甚至进一步造成决策失误。
-
以终为始
经理人与基层员工身份不同,经理人的目标,不是把工作做完,而是要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做出的贡献或要达到的业绩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基层员工做不到的。把这个目标准确地传达给公司和团队,以目标为导向,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比如你计划年度EVA贡献10亿,那么你需要根据这个结果来确定你需要做多少个项目,单一产品还是多个产品,再根据每个产品的FTP报价,确定规模、期限……当你从上到下做完这个金字塔,你的执行方案就出来了。
一旦你的目标确定下来,你的每个项目、每次会议、每个举措,就都要为你的目标服务。
-
要事第一
(时间矩阵)
我们要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即时间矩阵里的第二象限。无论我们是基层员工还是经理人,都应该将至少≧60%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第二象限,主动戒掉第四象限,即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
当我们能把第二象限事物处理好,做好了计划、备案、预防等,那么突发的紧急情况就会减少,而且就算发生了紧急情况,我们也已经有备案和预防,自然就减少了耗在第一象限的时间与精力,这又反推你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物上,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把每天的工作任务按优先级排序,分别填入对应的象限,按照不同的优先级分配、管理你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什么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这个虽然根据每个人的身份不同而略有不同,但是,凡涉及个人职业规划、完成目标的方案以及替代方案等等,都应该放入第二象限管理。比如,你想成为一个作家,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它并不紧急,作家不是一天练成的,你需要做的是每天都投入几个小时来练习写作,并持之以恒。重要的事情要天天做,每天至少用4小时,要用大块的、整块的时间来做,不能碎片化的来做。
-
双赢思维
这个就不解释了,如果一桩生意是单赢局面,只有你一个人赚钱,那八成是骗局;如果一个团队的努力,最终只有你一个人获利,那八成这个团队也不会成功。
-
知彼解己
所谓知彼解己,就是要做到认真倾听,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然后再准确地回应对方。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对事情的有限认知,轻易地给出建议或评价。
一旦我们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带着感情主动关注、理解对方,那么对方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们。
我在《如何建立良性的人性关系》一文中讲过倾听与理解的重要,这里的知彼解己,其实也就是一个“倾听与理解”问题,倾听是门重要的技术活,有必要好好领会倾听的艺术。
有的人从来都不愿意认真倾听别人的话,所以他们无法在别人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形象,她们从来不将自己的耳朵打开,只想着自己要说的那些话。
-
统合综效
有点拗口,简单点说就是,把你的资源、我的资源有机整合到一起,做到1+1>2。
-
不断更新
根据反馈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认知,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图by chezlin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Beip9Ih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