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的市场哀鸿遍野,雪球上发言者甚少,私募群也几乎是一边倒的悲观,鹅乌、疫情、脱钩、美国通胀与加息,大家都在分析下跌的原因,期望的稳增长zc也迟迟不见踪影,满眼所见聊无希望。
4月25日市场又大幅下跌,当天晚上我指出“关于A股市场,只要是闲钱投资就不要割肉了,只要你还看好中国的话。从股债收益比、估值分位、调整时间和空间、情绪来看,底不远了。不管它跌到2800还是2500,我相信后来还会起来”。
4月26日上证2800点附近位置,我旗帜鲜明地指出可以将保守策略资金往股多腾挪了。
言行合一,我在市场大幅下挫之时,认购了很有名气但颇具争议的正圆廖茂林的私募产品。
正圆廖总之所以出名,靠的是实打实的6年近50倍的业绩,在净值狂飙之际,不少投资人给予他“中国的伯克希尔”、“正圆yyds”的美称;为什么颇具争议呢?因为正圆可能会上融资杠杆,甚至多达50%。
看看廖总代表作的业绩走势,年化收益自然高不可攀,但是历史最大回撤也有近50%之多。实话说,我在2020年~2021年就研究过正圆,结果还是错过了,当时想等净值回撤接近50%时出手,结果回撤30%多就返身向上。这次市场下跌,私募公募都很难募资之时,我想我得出手了。
回到核心问题,廖总的业绩是靠赌吗?赌单个公司?赌某个行业?满仓新能源,碰运气坐上了半导体的快车,再加上杠杆,谁不会啊?
非也!
我把廖总归纳为“景气度爆点、注重估值的左侧投资”。
1.景气度与引爆点:自上而下研究选择高景气行业,关注引爆点,不喜欢负能量行业(如游戏)。2017年供给侧改革做周期;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资本市场服务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做科技与制造业;2019年Tesla上海建厂(引爆点),开始做电动车产业链;光伏平价上网,碳中和战略,开始做光伏。2021年4月,抱团股吸引过多资金,主流科技细分龙头PE跌至30倍左右,看好半导体、军工、计算机、新材料领域。2023年苹果预计推出MR设备(引爆点),引领消费电子创新,主做VR\AR供应商、光学元器件和相关芯片。目前,廖总产品主做行业为光伏、VRAR硬件、新基建和国产替代(与海外技术差距不算太大的,能很快释放业绩、PE低)。
2.注重估值:估值最多透支一年,如果太高,则不会买入该标的。宁德时代吃了100-200的涨幅,但是没有吃到200-400。不买估值过高的公司,为产品提供了较强的安全保障,有助于减少回撤。
3.左侧建仓:分析公司基本面,在估值较低或合理时介入,买在无人问津处,左侧布局,不右侧追涨。
4.业绩归因:主要依靠选股而非交易,换手率从15倍左右下降至8倍附近,集中度也比以往要小,单支个股最多30%仓位。
该不该买正圆?
正圆属于可能会上一些杠杆的产品,波动大,所以适合激进的投资者少量配置。廖总也坦言:“不要重仓正圆,如果想投300万股票多头,买100万正圆就好,其他200万可以做其他低风险投资”。
买正圆是否需要择时?
需要择时,如果你预判熊市,则不要买正圆。高位买入可能要承受50%甚至更多的回撤,不要高估了自己的风险偏好。正圆曾有一段“涨2.5倍,然后一年半不创新高”的历史。但是,在底部区域买入会有更好的收益弹性。去年底,正圆封盘,今年4月份,廖总开始在几个渠道路演,本质上也是在替投资者择时(尽管知道大跌后不好募资),比一些高位疯狂募资然后套住投资者的管理人强多了。
正圆是否还会延续高收益?
随着规模的扩大,单支个股与单个行业仓位的降低,杠杆使用会有所收敛,个人认为,正圆难以复制6年50倍的超高收益,不过在底部区域买入的话,高收益大概率还是可以预期的。非喜勿喷,我有奶谁谁崩的先例哟。
正圆产品一致性如何?
正圆的新产品不会特意去买老产品的标的,不会去复制老产品,就跟一个新生婴儿一样,所以净值在起初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净值会趋同,不过也不会像母子基金模式那样毫无差别。另外,根据当前净值、建仓点位以及是否设置有止损线,产品的仓位会有一些区别,净值表现有时也会有所不同。
正圆规模大了?
规模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业绩表现,尤其是集中度高、主做小盘股的选手,所以良心基金经理会把规模控制在一个相对舒适,能给投资者带来不错回报的区间内。廖总目前规模约90亿,我很赞同廖总能以投资者高收益为核心出发点,在高位适时封盘甚至分红,低位募资(有很多标的想买值得买但是没钱了),以及在每次规模扩大之后,封闭产品,给自己一个缓冲适应期。
正圆如何看后市?
2022年会好于2021,现在是底部区域,有大把可买入标的。
疫情对企业经营有影响,但股价下跌或已反映短期影响,后续弹性会更好,越跌越有价值。
光伏未受疫情和鹅乌局势影响,受益稳增长,装机量增加,出口也受益国外经济恢复以及能源替代的需求。
正圆风险点
1.尽量不要买带预警和止损线的产品,尤其是定位在0.7和0.65附近,正圆的产品天生就不适合设置这些点位。
2.新产品2年封闭期有利有弊,缺点在于即使遇到市场高点也难以兑现收益,毕竟市场的beta会很大影响净值表现,好处在于确定性高一些,或许能取得更高的收益,以及避免不理性投资者低位止损。短期靠beta+alpha,长期主要看alpha。
3.如果市场出现极端下跌行情,管理人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动作,这直接影响基金的长期业绩。市场普跌,风声鹤唳,管理人如果没有提前减仓、对冲,净值难免大幅回撤,那么面对投资者、渠道甚至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坚持初心or随机应变(进化),继续满仓or降仓,坚守成长or回归价值,将是艰难的选择,不小心就会两边打脸。廖总坦言指数判断能力不强,不做指数择时择机,会把精力放在行业与公司研究上,所以市场行情不好时较高回撤几乎难以避免。
市场的风险点
疫情对供应链和经济的影响超预期,出现对中国负面的黑天鹅国际局势。
用2022年4月20日廖茂林路演的话作为结尾:“现在已经是逼近2018年底的机会。尽管当前基金净值在快速下跌,平均回撤了25%,但我很开心,因为又到了一个很舒适的地方,后面两年会好过了。如果今年年初直接冲到4000+,或许我会没那么开心,应该好多标的太贵了。而现在,就光伏板块来说,PE在20倍左右的不少。”
$正圆壹号(P000946)$ @正圆投资 $正圆长兴十七号B(P001131)$ $正圆长兴二十一号(P001186)$
本话题在雪球有1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本文转自: http://xueqiu.com/5989577465/220500486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