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段子手们纷纷调侃“属于打工人的自由假期就要来了”。
虽然当代年轻人经常自嘲“打工人”,却从没放弃“打工的仪式感”:
上班前细致地冲泡好一杯拿铁;
工位上放着照片、手办,布置成喜欢的样子;
下班后路过花店给自己买一束花;
……
对于“打工人”来说,“劳动”仿佛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内涵。
新时代的劳动者们更多开始关注自我在工作中的舒适感和个人成长。劳动除了谋生,也成为他们多元个性的体现,以及梦想和个人价值的寄托。越来越多的人正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创造出全新的职业,或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尝试并兼顾另一种“劳动”。
若是回到那个街坊邻居四处串门、自行车不时发出吱吱扭扭声响的年代,仿佛能听到一声整齐而充满气势的“劳动最光荣”。父母辈们种地、纺织、做工、教书……依靠着一双辛勤工作的手支撑起整个家庭。他们的手掌似乎总是很宽厚,给人结实有力的感觉。满手的老茧既是他们劳动的见证,也是他们向儿孙讲述过去故事的印记。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父母辈或许也从未想到,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人们有了更多职业的选择,那双劳动的手有了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成长空间。据统计,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多人,伴随其产生的是大量新型就业形态及新兴职业的诞生。新时代出生的年轻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就业选择,在新的时代价值赋予下,他们劳动的方式也变得多样、有趣。
当有人还在好奇什么是“元宇宙”时,一些人已经开始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寻找财富密码——“捏脸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可以通过「超萌捏脸」工具创作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与风格的虚拟头像。许多年轻人以此作为兴趣爱好并产生收益,在“社交元宇宙”里冲浪。
宠物美容师,以一双饱含尊重与爱心的手,为小动物们修剪毛发、整理卫生。垃圾分类分捡员是城市的美容师,用双手将垃圾归类,赋予城市更规整、干净的美。积木堆砌师的一双“艺术手”,让逻辑与感性共同释放在搭出的积木作品里。拇指创作手则用生产快乐的形式,通过新技术加工短信、彩信、铃声等,使其更具有人情味、烟火气。
在这个时代,“手”似乎被施展了新的魔法,但不变的,是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价值的内核。无论是父母那一年,还是我们这一代,这份骄傲与自得跨越时空。人们的手就像是树,布满了一条条诉说着时间和故事的纹络,展现着生活与工作的点滴,并且独一无二。
我们相信,每一双辛勤劳动着的手,都是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劳动着的双手#
在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
美团联合《三联生活周刊》
发起「劳动着的双手」影像征集
邀请读者上传自己或身边人
工作或劳动时的手部影像照片
并分享手背后的故事
可以是一种新奇的职业、一段难忘的工作经历
或是对辛勤劳动的感受和体悟
作品最终入围的十名读者
可以获得我们送出的?精美礼品一份
入围内容更有机会于劳动节前夕
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中进行收录和发布
(上传日期截至4月26日中午12:00)
点击上图或阅读原文,参与征集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丨韩冰、高旭芹
作者丨Lemon
设计排版丨高旭芹
图片来源丨 豆瓣、站酷海洛plus、视觉中国、Unsplash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阅读原文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w5dfAvQ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