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15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各银行机构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适当向运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倾斜,主动跟进并有效满足其融资需求,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后相关贷款的接续转换,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对于因疫情影响货车司机偿还汽车贷款暂时存在困难的,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均应视情合理给予延期、展期或续贷安排。灵活调整货车司机个人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帮助其渡过难关。
2
4月15日,上海市商务委印发《浙江省平湖市、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市西郊国际生活物资中转站使用指引》,上海市在浙江省平湖市、江苏省昆山市(市外中转站)和上海西郊国际批发市场(市内中转站)设立了生活物资保供中转站,对外省市入沪生活物资运输车辆和人员全程落实闭环管理,提供“无接触”物流服务,确保生活物资运输通畅。
3
据人民网4月15日报道,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前方工作组赶赴上海,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和外资项目进行摸排,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根据工作组的摸排结果,将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4
据澎湃新闻报道,疫情期间,上海全力推动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金正常发放,截至4月14日,上海全市已有7个区在正常时间期限内完成了补贴资金的足额发放工作,合计共发放补贴资金约5200万元;其余各区的发放工作也已准备完毕或正在发放中,预计在月底正常发放期限内将全部发放到户。
5
上海疫情期间,一些患者去医院看急诊时,因为医院核酸报告,导致就医时间过长。针对这一问题, 4月15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做出回应。
吴乾渝指出,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防止交叉感染,医疗机构会要求就诊患者提供核酸检测报告。如果没有核酸报告或核酸检测报告超过有效时间的,医疗机构会尽快开展核酸检测,同时进行相关的医疗处置。
同时,吴乾渝在会上称,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各级公立医院原则上不停诊,急诊、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必须全力保障开放,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如果急诊患者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置的,医疗机构应启动应急预案,将患者转移至专门的隔离缓冲区域,区域内配备有抢救治疗的设备设施药品,需要急诊手术的就在专用手术室立即开展手术救治。” 吴乾渝表示,整个过程中,不得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推诿拒绝、延误治疗。
6
据新华网4月15日报道,为降低方舱医院感染风险,减轻医护压力,近日,100台机器人在临港方舱医院上岗,为隔离病人配送日常餐食和药品,回收日常垃圾,服务了临港方舱医院7号仓中的近4000张床位。配送机器人拥有多个舱体,体积大,一次可放置20份餐食,一小时内配餐配送量可达120份左右。垃圾回收机器人可以智能移动巡回病区,回收生活垃圾。
7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15日,一辆运载着特制食品的厢式货车驶向上海,车上的食品主要用来保障罕见病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生活所需。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罕见病,由于身体内酶的丢失或缺陷,PKU患者只能吃特制食品。奶油蛋糕、牛肉火锅,甚至正常人一日三餐食用的大米、面条和肉类,都会影响PKU患者的大脑正常发育和身体功能。据上海市人大代表施政表示,目前上海共有大约200名PKU病患。
编辑:王海燕/排版:傲寒 / 审核:同同
—-
作者:LIFE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