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即将收官,但国企改革仍将持续推进,国资证券化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除了直接Ipo及借壳上市之外,国资证券化主要方式还有:
一,准借壳型。国资背景上市公司现有主业(资产/负债)全部置换或出售出去,置入和购买全新的产业。上市公司实现一次彻底的革命,获得新生。如乐凯新材,凤凰光学的重组(刚刚终止)就是这样的典型。接下来,主业属于待清理的“两非”、“两资”的上市公司,很有可能被置换主营业务。st沪科,祥龙电业,航天动力,东信和平,长春一东等等值得重点观察。
二,增量注入。现有主业基本不动,在此基础上增加注入同类主业或另行增加新的主业。如西仪股份,中瓷电子,中核科技(已终止)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是国资证券化的最主要形式。大量的国资需要整合,做大做强。如果注入的资产规模、质量俱佳,且科技含量高,二级市场的表现就会非常好。st云投,声光电科,航天晨光,晋西车轴等值得重点观察。
三,吸收合并。中航电子之合并中航机电即为典型。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普天科技和东方通信等等,都属于历史形成的同业竞争关系。电科集团的卫士通和绿盟科技也具有一定的同业竞争问题,但电科集团并未实现对绿盟科技的实际控制。
中国移动通过定增方式控股启明星晨,只是资本的重组,暂不涉及资产证券化。
近一个月来,包括国资委主任郝鹏在内,国资委九位领导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分头走访、密集调研了共计六十几家央企。接下来,数十万亿的优质国有资产,会不断的注入上市公司,其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本话题在雪球有23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本文转自: http://xueqiu.com/4183717273/223045156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