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是在外网回复一个网友的观点的整理,不是很严谨,随便看看吧。
腾势之前不成功是因为爹不疼娘不爱。原来买腾势的基本是想支持比亚迪但是因为谐音问题或者对品质有高要求的客户。放奔驰那里,想买奔驰的不会考虑腾势,想支持比亚迪的不相信奔驰能做好售后,才有腾势X是唐DM拉皮,配置豪华程度都提高了,结果价格降到比唐还低都卖不出去这种倒挂现象。现在比亚迪这个当妈的把腾势接回来,重新注入技术和资源,想把它再培养起来。技术不用说一定是业内一流的。资源呢,比亚迪现在是国潮当红炸子鸡,基本接替了暂时因为制裁受困的华为成为新一代民族企业标杆,享受民族荣耀光环加持,品牌力几乎可以直接跨过合资而逼近BBA。而在新能源上比亚迪的基因明显比奔驰更强大。所以腾势在比亚迪手里要比在奔驰手里好很多。而且支持比亚迪的客户和潜在客户里有实力的不少,之前比亚迪做不出符合他们要求的车,包括汉唐车主里也有不少有身家的,之前的车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尤其是商务,其实车主们在迁就或者等待比亚迪。当然现在以比亚迪强大的产品力和不断增强的品牌号召力,从其他品牌和产品会引来不少新客户。所以现在如果推出高于主品牌一级的腾势,正当其时,应该能很快成功。
腾势D9的预售价比我之前预计的要低5万左右,我之前估计比亚迪本品牌王朝和海洋是到40万,腾势40-60,交界点会有交叉。所以原来预计腾势的价格是38-55左右,无他,因为腾势给的这个车代号是9,按常理是这个品牌最高端的型号,结果连高配50没到(创始人版那种搞噱头的不算),现在看,可能有三点原因,第一比亚迪没有足够的信心。一开始有风放出来腾势D9的价格大概在45到60多万。虽然我觉得价格不太可能这么高,但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如果这样腾势就根本没考虑塞纳、GL8和其他几个竞品(这些可以用海洋网的登陆舰对付),目标直指埃尔法。走比亚迪一贯的高配置高性价比路线,不是说要把埃尔法拉下马,而是戳穿其虚高价格。吃主流MPV和埃尔法之间的这块市场。现在看比亚迪没这么大野心和胆量,它还是想吃点嘴边的,依靠产品力和血脉的一点调性,稍微压制合资就行,也就比塞纳贵一点,高半级,没有显得特立独行,鹤立鸡群。第二个原因,比亚迪不够重视腾势,腾势是比亚迪年轻的时候和奔驰搞的野孩子, 双方都各怀鬼胎,没有倾力培养,结果就是成长很蹉跎。我原判断,腾势会是在主品牌和高端品牌(50-100万,多数车型价格应该很高)之间的桥梁,作为主品牌到高端品牌之间的过渡。那么50万左右的市场应该是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站住的(个人觉得在中国50万是一个豪车品牌或者型号的分水岭或节点)。但以腾势目前的定位,并没有高于主品牌一级,也就是半级的水平,没给他很重要的任务,甚至觉得就是一个高级伴读的角色。看来不是完全自己血脉的孩子还是不能当亲的。第三个原因,比亚迪想吃掉市场最肥的一块肉,并且不要吃相。埃尔法的那种肉确实美味,但很难吃到,也没有多少口。对于MVP来说,最大的一块肉还是中高端市场,在20万-50的区间,这一段宜家又宜商,尤其在中后段,偏商务这块最肥,过去都是以GL8为主,再有日系的一些份额。比亚迪本品牌(不管王朝还是海洋),即使最近品牌口碑有了改变,但短期内仍然不是宜商的,价格也不能过高,适合的区间是二三十万,估计是25-35左右,这已经是普通阶层家用的极限了。再往上就要用腾势来接上。所以D9价格33-46,基本比较连贯。而且腾势有奔驰品牌背书,也与比亚迪有一定隔离,做商用还是可以的,满足中高端家用更是没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定价的一点看法,欢迎讨论。
本话题在雪球有27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本文转自: http://xueqiu.com/7898126766/220099373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