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都想要“在场”。
很少人能够看见剧场完全空下来的样子。空无一人的剧场,既是一类噩梦(社会停止运转了吗?)也是一种召唤:演员看见空的舞台,就会不自觉地想要用自己的身体填满它;观众看见空的座位,也会不自觉地想要用自己的身体占据一个位置。在疫情期间看过线上演出的人都会了解这种欲望——我们都想要“在场”。
范西看见过许多完全空下来的剧场。作为摄影艺术家,也是陶身体剧场的视觉总监,她在跟随舞团出国巡演的过程中,持续为舞团演出过的剧场拍摄“肖像”,后收录在《单读 29:当代剧作选》的摄影栏目中。疫情对于许多演出团体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而今天再看她拍摄的剧场,更能感受到“在场”的召唤。
好消息是,陶身体剧场即将于 4 月 29 日至 5 月 4 日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进行长达六天的“数位系列全演”,其中包括陶身体剧场艺术总监陶冶和段妮早年作品《2》的封箱演出。能够到场支持的朋友们,可在推文末尾阅读详细的演出信息。
痕迹之于身体的记忆
摄影、撰文:范西、陶身体剧场
剧场
建筑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时间,城市包裹着个体的命运。每一个个体的身体都记忆着一个空间、 一座建筑。空间因为人类的活动被不停地改写。大到一场战争的摧毁,小到一段经历的流失,但被滞留的空间却总是留有痕迹和证据。
罗兰·巴特的“此曾在”真切地描绘了我与舞团的关联,剧场之于舞团也是如此,一个地方、某个地点永远不止是一个名称。从 2011 年第一次随舞团出国巡演至今的十年间,每到一个剧场我都会拍下一张剧场内部的肖像,这是只有摄影师才可以拥有的“权利”,在舞者和观众之间,在身体和精神之间,在瞬间和永恒之间。剧场既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也是过往舞者曾经驻足、为之付诸生命的承载场,而在它庄严平静的肖像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灵魂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对我来说必要的是,当这个过程中出现转瞬即逝的永恒时,把它记录下来。
2018 挪威 奥斯陆舞蹈中心
2020 中国 江苏大剧院
2019 中国 四川大剧院
2018 中国 上海中国大戏院
2016 中国 上海文化广场
2017 法国 克雷特伊文化艺术剧院
2015 斯洛伐克 布拉迪斯拉发国家剧院
2015 英国 爱丁堡皇家兰心剧院
2020 中国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2018 德国 杜塞尔多夫 Tanzmesse
2017 马来西亚 槟城 Dewan Sri Pinang
2015 芬兰 国家剧院
2015 德国 柏林 Berliner Festspiele
2014 英国 伦敦萨德勒之井剧院
2019 俄罗斯 莫斯科 Pyotr Fomenko’s Workshop 剧院
2016 中国 台中歌剧院
2016 葡萄牙 科因布拉圣弗朗西斯中心
2017 中国 淡水云门剧场
2017 法国 布雷斯特 Le Quart 国家剧院
2021 北京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
4月29日-5月4日
陶身体剧场将在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
进行长达六天“数位系列全演”
首次以“身体艺术节”的概念
发起剧场与户外的多元交流
【演出地点】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西路6号
【演出日程】
4月29日 14:30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全演《2》《重3》
4月30日 14:30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全演《4》《5》
5月1日 14:30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全演《6》《7》
5月2日 14:30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全演《8》《9》
5月3日 14:30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全演《10》《12》
5月4日 14:30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全演《11》
【购票方式】
扫描二维码快速购票
【演出团队】
艺术总监|陶冶 段妮
编舞|陶冶
音乐|小河
舞者|段妮 陶冶 黄丽 鄢煜霖 范敏 徐福进
佟雨升 李思雨 孔令印 刘译仁 孙蕾芮 吴振凯
李佳钰 万露 程乐婷 韩水泉
灯光设计|马悦
统筹|王好 君君 邰元旭 洪睿 宁贺
服装设计|DNTY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OjPTndx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