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几年,我们到底要学些啥?
其实就是要学会不断搭建自己的学习体系,建立不同的思维模型,也是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既然我们知道了要保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好习惯,那我们究竟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的最后一个“不断更新”里给了我们一些建议,分别是从身体、精神、智力和情感四个方面入手。
一、身体方面
针对这三个方面我觉得也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
从理论上讲,平时可以研读一些相关理论的书籍,比如关于睡眠的《斯坦福高效睡眠法》、关于饮食的《你是吃出来的:吃对少生病,病了这样吃》、关于运动的《运动改变大脑》等等,微信读书上还有《饮食、健身减脂、睡眠》的书单推荐,从理论上去武装我们的头脑,而不是人云亦云,除此之外,也可以多看看公众号“丁香医生”的推文,每天学点健康知识。
理论书籍分享
实用App分享
二、精神层面
但是,也有很多方仲永的故事,不断上演,
想当年,我也是考过年级第一的人,如今也只能,俱往矣,噫吁嚱,都付笑谈中~
因为确实毕业后,就很难静下心来去心无旁骛地再去学习新知识了,
所以总有人调侃,自己的学识顶峰还停留在高考了。
终身学习,不断更新,当然也需要在智力层面不断去提高,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学习呢?
我关注的Warfalcon公众号老师发布的一篇文章
《哪些有用的知识与常识是应该学习的,但学校中很少教的?》也给大家指明了一些方向
四、情感层面
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会有许多的社会身份,如何处理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平衡好各种关系,也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这就是《高效人士七个习惯》最后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的——情感方面。
我觉得所有的情感关系都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是和我们有密切关系的,也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客观的主要是工作有关的,比如和老板、同事、客户。
有的人擅长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八面玲珑,有的人很羡慕他们,但有的人也很不齿。
我个人认为要公平公正地去看待这种人际相处的问题,整个社会也是靠这种关系搭建起来的,我们深处其中,也应该尽职尽责,不是谁天生就善于和人打交道,所以我们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
如何去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前面的几个习惯里我们已经总结过了,那就是双赢思维和知彼解己。
但是,就好比打仗,你仅仅只靠武功秘籍是不够的,你还需要学习具体的招式,以及在不同的情况下去练习使用,所以,大家还是需要保持不断学习和操练反思的。关于人际相处的书单网上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去拜读,我这里仅仅只谈一下最常见的亲密关系,即亲情,友情和爱情。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Q54NgIz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