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我有段时间没有看过和互联网相关的书了,也许和自己的工作有关,潜意识就会去屏蔽这类书,但是身在互联网,感觉还是应该多了解一些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虽然好像用处也不大~ 看这本书有一种参加了一次百阿的感觉,像是参加了一场美团员工的入职培训,从2010年美团成立到2020年这10年的发展历程,公司的业务发展史,企业文化,价值观等,不过有一点不一样的就是书中还贯彻了当时互联网关于团购的其他一些公司的竞争,例如饿了么,百度外卖,拉手网,糯米网,去哪儿等,看的过程中才想起原来曾经 耳熟能详的名字听着听着就消失了,不是被收购被合并,就是在竞争中被淘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感觉企业的发展,用书中经常引用的比尔.盖茨 的话:“人们常常高估了2年能发生的变化,却低估了10年能发生的变化。 ” 用王兴的话总结美团的成功就是强调长期思维,每天坚持前进30公里。
看完整本书其实可以大概了解到了互联网团购的发展历程,针对美团的业务, 从最初的一开始线下的客户通过购买券然后到店消费,到后面猫眼电影和美团的合作带来的巨大盈利又到猫眼被光线传媒收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到美团进入酒店行业,外卖行业,和大众点评合并成立一家新公司—美团点评 , 到后面收购摩拜单车助力美团交通出行领域; 以此同时在这10年期间, 外界的合并还有 ,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携程和去哪儿,百度外卖和饿了么,饿了么和口碑等等, 有些合并也许会带来双方共赢,但有些合并却并不尽人意,书里面还讲了一个关于阿里和美团的故事,原来王兴曾寻求过阿里和腾讯的投资,但是马云的要求是王兴如果接受了阿里的投资,就不能接受腾讯的钱。但是王兴最后还是选择了腾讯,这就导致了后面两家公司的关系并不太友好,之后,阿里投资了饿了么,有点意思~
书中有一个关于“T型战略”的描述,意思是美团的团购是一个平台的横线,猫眼电影、美团酒店、美团外面等业务可以理解为一条条深如垂直领域的竖线。美团的业务比较多,如何快速试错,衡量一项业务值不值得做,里面有说到了“三层四面分析法”,对这个分析还印象比较深, 记录一下就是: “四面”是所有生意都可以拆分成客户,频次,客单价和货币化率 ;”三层”指市场现状,在线率和市场占有率。举个例子: 以猫眼电影为例: 第一、行业的市场总量,2019年,全国的电影票房为642亿,对比2011年数倍增长;第二、在线率,起初并不高,但是电影行业的IT 化在服务业中算最好的,因为要涉及到买票座位的情况需要录入系统 ,第三、市场占有率,虽然在线率不高,但是也没有太强的竞争对手。 消费者之前的观影路径是在时光网查影讯,在美团买票,在豆瓣评论,美团后面在这三块的服务都做成闭环了。猫眼电影从12年正式立项年到15年,经过两年的发展,猫眼电影已经占据了电影在线售票70%的市场份额,之前都不知道猫眼原来是属于美团的。
也许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时间机遇,也要靠大胆的创新,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这个过程中其实也经历了无数新业务的尝试,无数次的失败才发现了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18年9月美团正式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 2019年美团才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季度盈利,从全年收入看,餐饮外卖行业(548亿)、到店及酒店旅游业务(223),新业务(包括零售,供应链解决方案,共享单车,网约车等204亿营收贡献 ,2020年 ,美团港股总市值达到8093亿美元,继阿里,腾讯之后,国内第三季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看完感觉对美团的发展史都比对阿里的各业务的发展了解多一点点,百阿可能白上了~~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J8WjwgF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