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爸爸”老得红极一时,他全身心地投入对儿子的教育,点滴记录分享儿子的成长经历,感动了无数网友。儿子18岁高分考入常青藤名校,然而,就在入学后的第3个月自杀了。
有人说:父爱如山,这座山把孩子压垮了。
老得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儿子学习独立。比如在孩子8岁的时候要求孩子给四五十个成人做饭众筹学费,孩子10岁的时候要求孩子独自出去旅行,孩子去同学家玩把废品带回家卖钱…这些真的是儿子想要的吗?面对父亲一直以来强势而专制的爱,儿子最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解脱了。
如何面对父母强势的爱,美国自恋心理与关系研究专家尼娜·布朗在《父母的羁绊》一书中告诉我们,如何减轻甚至消除强势父母对你造成的负面影响。
尼娜·布朗指出,父母与孩子相处过程中之所以强制、专治、挑剔不讲理,是因为他们具有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父母有哪些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自恋型人格。
心理学中这样解释:自恋型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一直超乎寻常的关注,自己无时无刻不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尽管他有些行为看上去是为别人着想。
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带有自恋情结,有些自恋被正能量驱使,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健康、成熟的自恋。也有的自恋行为不成熟、不理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比如说希望他人能立即满足自己的要求、做出一些毫无必要且会伤害他人的行为。这就属于破坏性的自恋模式。
具有破坏性自恋型人格的父母通常有哪些行为表现呢?
第一,缺乏同理心。这类父母常常无视自己批评、贬低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却希望自己能够被理解。比如,当孩子犯错时,他们会狠狠的批评孩子,而自己每当出现差错时,总将原因归咎于别人。
第二,沉浸在孩子的荣誉里。这类父母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成长,否则就会非常的失望。比如希望孩子文武双全,在各方面出类拔萃,但是他们对孩子的需求和心愿却不关心。
第三,控制欲强烈。这类父母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操控师,孩子应该任其摆布,满足自己的所想所需。他们不认为孩子也是与自己不同的独立个体,将自己的需求凌驾于孩子的需求之上。比如。包办完孩子所有的事情,让孩子按照要求去做。
在父母破坏性自恋人格的影响下的成长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总是无法理解自己,得不到父母真正的关爱和认可,孩子与父母相处时感到非常的痛苦。日积月累,孩子成年之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消极的感知。
如何应对与自恋型父母的沟通困境?
演员朱雨辰的母亲,具有典型的自恋型父母的特质。儿子在哪,她跟到哪。她说,“我没有自我,我完全没有自我。”“我是用我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朱雨辰曾不止一次表示过痛苦,也跟母亲说过“咱俩没法过了,你会把我搞死”这样的话。
与自恋型的父母相处会产生交流困难,会很容易的触发你的负面情绪。比如说痛苦、愤怒、内疚、羞愧。你想改变他们这种行为,甚至和他们发生冲突,却发现徒劳无功、心烦意乱,进一步让自己困扰在与父母的沟通相处的模式当中。
我们要如何打破与自恋型父母的沟通困境,化解冲突呢?
首先要控制并管理当下的负面情绪。
如果当下觉得自己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有一个练习可以帮助到你。闭上眼睛,想象出一个愉快而平静的场景。这个练习可以克服和自恋型父母接触时产生的烦躁情绪,尽可能地增加练习的频率,反复的检索可以让你平静下来的场景,可以更快地进入状态平复心情。
其次有技巧的和父母相处。在这里和大家介绍几个可以避免冲突的小方法。
方法一,一边微笑一边模糊焦点。所谓“模糊”,意思是淡化你们之间的讨论。你可以转移话题,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或者讨论时候插上几句奇闻趣事。
方法二,分散注意力。比如你可以说去一下卫生间,突然想起来有事情要做,或者有东西落在车里,任何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情都可以。
方法三,忽略父母的事实性错误。不要试图让他们改正错误,你的父母不太可能会承认错误,你指出的错误他们也不太可能被他们友善地接受,反而会激怒他们。
方法四,允许父母有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在心里不在意父母的想法,但是不要在明面上表现出来,否则会激怒父母。和父母的纠缠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解决冲突不如暂时回避冲突。回想一下,这些年和父母经历了多少次冲突,是被迫接受父母的观点做法,还是自己愤然的自主独立。无论是哪一种,自己的心身都受到了伤害和影响。输赢固然重要,但是发生冲突造成双方的不愉快,“赢”又有多重要呢?
强化自我,自己对自己负责
要减轻或消除自恋型父母对你的负面影响,最持久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
强大的内心不仅会让你和父母交流起来更加顺畅,而且也会改善你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与其改变父母,倒不如把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塑造自己的内心。
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呢?
首先要放弃父母会主动向你表达爱意的幻想。比如说幻想父母承认错误、父母因为伤害到你而感到自责。
之所以说是幻想,是因为他们不太可能发生。父母会用他们的专制强势的方式来表达爱意,而不会用我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爱意。父母不会因为你的期望而做出改变。
其次要用积极的自我肯定取代消极的自我评价。
自恋型父母很容易激发你内心的不安全感、不满足等负面情绪。如果能够意识到负面情绪和想法,其实都是你对自己的评价所导致的,并且可以用新的自我肯定来取代他们,负面情绪就很容易消除。
比如,“父母对我的批评是正确的”,这是消极的评价。用“我有很多优点和才能”来替代。
再比如,“我应该是完美的”,这是消极的评价。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正在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来替代。
只有通过自我肯定不断地暗示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才能激发内心积极的心理,跳出父母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拒绝以爱之名的情感勒索。
《父母的羁绊》一书中还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练习与对策,帮助你摆脱父母强势专制的爱,也能提醒我们,避免不愉快的经历,在和你的孩子之间再次上演,从而塑造全新的自己。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7RJk15D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