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把不好为人师作为人生的修行之一,只荐书。对于我写的这些文字,不过是在训练自己,在与自己对话而已。
未来的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不注重提升个人效能,则有可能在职场上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进而无法很好地使工作与生活趋衡。
人生,是一个根据反馈不断迭代、变得更好的过程,《人生算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不断迭代的机制,是提高我们达成目标的概率的套路。
-
带上正确的眼镜,审视我们看待自己与他人的方式是否正确。
停止否定自我与他人的限制性思维方式,采用一种有助于个人与他人成长的思维定式。我们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常常自我否定:我做不好,我不会……虽然谦虚是美德,但从现在起,改变你的思维定式,用肯定、鼓励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我们选择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会对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产生连锁效应。
我们常常说眼见为实,但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所谓的真相,也许并不那么真实或完整,我们所见景象,由我们所站角度决定,我们视角的宽度、广度决定了我们能看到多少真相,所以,在理解他人之前,不妄下断论。
-
掌控自己的心理状态与情绪,不让外部因素决定我们如何思考与感受。
我们应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导。做个有主见的人,不活在别人的口舌之中,不被生活牵着鼻子走。有主见和有想法是两回事,想法人人有,但主见不是人人有。
良好而稳定的情绪,也是成功的关键,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尽量减少批评、抱怨和指责,尽量多鼓励、多表扬、多赞美。
不耽于自身的优越感,不自以为是,多学习积极正面的东西,不看、不听那些消极的、负面的东西。
-
扮演好你最有意义的角色,使家庭、工作与生活尽量趋衡。
注意,我用的是“趋衡”而非平衡(原书翻译者用的是“平衡”),我们每个人都身负多种社会角色,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平衡,顾此失彼是常有的事,能做到接近平衡的状态已然是高手了。
我们在某一个领域的成功,往往需要牺牲另一个领域的角色为代价,造成家庭、生活与工作的失衡。想一想,除了你的职场角色,你的其他角色哪个最有意义?女儿、母亲、妻子;儿子、父亲、丈夫,这些角色,那个都很重要,有的朋友可能还需要承担家族领头人的责任,可是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就那么多,怎么办呢?挑选你认为最有意义的那个角色,并尽力做好,其余,次之。因为在这些角色之间,无论你怎么平衡,能让所有人满意都是极小概率,与其这样何不顺自己的心意?比如,你意外得到了2万元的奖金,你把它分为4份,你母亲,你老婆,你女儿和你自己各5千,在你看来这是最优方案,大家都会满意,但实际则不然,这可能是所有分配方案中最差的一个,因为人,有一个普遍的心理,就是希望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是例外的那一个。
-
为人处事,做到让他人能够信任你。
言出必行,做个靠谱的人很重要。得到同事、家人、朋友、客户等重要关系的信任,成为他人可以信赖与依靠的人。不要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人们会根据你的行为来评判你,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值得的人。同时,尽量远离在你面前有过失信记录的人,你也不必把你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图:by Kristiana Parn)
—-
本文来自: https://ift.tt/TWf25nR
本站仅做收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